影响仔猪存活率,猪瘟蓝耳病,不可小看

2024/5/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哺乳仔猪生长好,能直接增加养殖效益。疾病是影响仔猪存活率的主要原因,比如猪瘟、蓝耳、圆环、伪狂犬、细小、乙脑等,都会影响仔猪的生长,甚至让仔猪死亡。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猪瘟、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表现症状和预防方法,让大家能够提前做好预防,提高仔猪存活率。

一、猪瘟

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体内极易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病。

首先,母猪携带猪瘟病毒哺乳仔猪,极易引起仔猪死亡,哺乳仔猪猪瘟多为母猪妊娠中后期传染的病毒,使其刚出生时即带病毒。

在仔猪刚出生时,有部分仔猪看似正常,但在1-7d后便开始出现症状,直到死亡,严重者有神经系统症状,浑身颤抖,也有拖至断奶前后发病的仔猪。

初生带毒的仔猪即使进行免疫接种,但强毒感染也能使其免疫功能抑制,即使使用了再大剂量的疫苗,也无法激活自身抗猪瘟病毒的免疫应答。

因此,加强猪瘟的防治非常重要,要实行自繁自养,必要引种时,要到无疫地区引种选购,严格按程序免疫。认真落实好猪场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定点进行消毒。除此之外,猪场要加强防控,严禁非本场人员出入。

二、猪蓝耳病

蓝耳病毒的入侵主要部位为肺部,主要是疫苗与防控措施做得不到位所致,因此,猪场要加强管理措施、控制人员进出,严格消毒;落实疫苗接种时间,加强引种检疫制度,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三、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圆环病)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刚断乳仔猪的一个新的感染类型。感染仔猪年龄多集中于6--16周龄,其中8--12周龄仔猪较普遍。

临床主要症状和病变特征为消瘦、被毛粗乱、食欲下降、体表淋巴结极度肿大。肾有时肿大,并伴有黑白斑块。

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防控措施、落实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应激、预防继发感染等。

养殖户想要养好仔猪,在母猪妊娠期间就应该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避免仔猪携带病菌出生。在仔猪养殖管理方面,养殖户要做到细心认真管理,减少仔猪发病的可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14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