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US支气管内镜装上慧眼,让肺外周

2025/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虽然不久前的最终病理结果证实是肺鳞癌,但是对于78岁的患者李大爷(化名)来说,今后就医方向如何,他心中有了底。如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明确诊断,他或许依旧心情忐忑,奔波在寻医问诊的路上。今年6月,李大爷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右肺占位,于是来到江大附院做PET-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门下方心缘见3.0×2.2厘米软组织团块影,与右下肺门分界欠清,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支气管狭窄,病灶远端见斑片状影……不仅如此,用于评估肿瘤摄取显像剂能力的标准摄取值最高达到11.63,接近正常上限的6倍。之后,李医院接受气管镜下活检,病理未见肿瘤组织。为明确肺部病灶性质,医医院继续完善检查。7月中旬,李大爷再次来到江大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考虑到老人病灶位于气管外,气管镜无法探及,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钱粉红决定采用新型诊疗手段——支气管腔内超声(EBUS),为他明确病灶性质。普通支气管镜盲区形象地说,人的肺脏形似一棵倒长的“大树”,“树干”相当于气管,“粗树枝”是支气管、远端“细枝”就是终末细支气管,它们一级细过一级。钱粉红解释说,普通的支气管镜只能看到“树干”和“粗树枝”内部的病变,且穿刺活检全凭操作者的“手感”,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查风险大等既往技术无法规避的问题。EBUS则是在支气管内镜的前端安装了超声探头设备,这就好比给传统支气管镜添加了一双眼睛,哪怕是位于“树干”“粗树枝”外周的病变或淋巴结肿大,借助这一微创诊疗“神器”,都能被迅速“揪”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支气管镜侧前方的活检针,无论是操作准确性还是检查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此次EBUS检查,经鼻咽腔进入气管,发现李大爷的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开口闭塞,径向超声及异常回声,给予活检、刷检、灌洗、标本常规送检,结果证实为肺鳞癌。看到一纸诊断,李大爷及家人不再因结果不明而纠结迷茫,对未来的治疗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也为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和更好的预后奠定了基础。根据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像李大爷这样,因肿瘤位置又“偏”又“深”,常规手段难以查明,导致患者确诊之路“一波三折”的情况时而有之。而EBUS的出现,为患者走出这一窘境提供了更多可能。“EBUS可以提供气道壁和支气管树邻近结构的超声图像及实时引导活检,具有风险低、诊断良恶性病灶灵敏性高、重复性好等优势,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不断发展。”钱粉红说,EBUS主要包括凸探头式支气管腔内超声(CP-EBUS)和径向微探头导管支气管腔内超声(RP-EBUS)。前者主要应用于大气道及肺中央型病变,在肺癌纵隔分期、胸内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及纵隔囊肿等诊断价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者综合导引技术主要用于诊断肺周围型病变。此外,近年来,EBUS也被用于一些肺部及肺外毗邻脏器疾病的微创诊断和治疗。作为镇江市最早也是目前唯一拥有EBUS医院,自去年引进设备以来,江大附院已为多名患者开展此项技术。也正是由于该项技术的临床意义,在镇江市医疗集团发布的《关于年“1+12”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项目立项的通知》中,钱粉红团队申报的“支气管腔内超声在肺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获立项。“推行EBUS,一方面可以提升镇江市区域医疗能力,减少患者外出奔波转诊,促进分级诊疗持续发展,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钱粉红说,下一步,她将带领团队,精进技术,充分发挥EBUS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疗优势,加强EBUS在更宽领域的诊断应用,力争让有适应症的患者足不出市就能获得省内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yf/15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