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百年洋蛇灯期望谁来玩转肥东非遗传承遇尴
2016-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2013年是农历蛇年,在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里,有一个传承了600多年的传统灯舞洋蛇灯。1月3日,中央电视台来这里进行了拍摄,准备在今年农民春晚上播出。今天上午,在大邵村采访时了解到,由于这1表演需要凑足120人,而村民们大都外出打工了,请他们回来表演不容易,洋蛇灯这门传统艺术的表演机会愈来愈少了。
为表演叫回打工的村民
邵传富是大邵村洋蛇灯手艺传人,他告知,玩洋蛇灯的民俗在肥东大邵村相传了600年。依照风俗,每18年玩一次,每一次增加一节,每勤俭1.6米,今年洋蛇灯的长度已到达百米。
邵传富说,虽然依照祖上的规矩,今年不是玩洋蛇灯的年份,但由于今年是蛇年,表演还将在中央电视台春晚上播放,所以大邵村村民还是将洋蛇灯扎起来,举行了一场表演。1月3日那天晚上,新扎的洋蛇灯在120位村民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飞腾跳跃,气势雄伟。
但在这次成功的表演前,邵传富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难,由于洋蛇灯的表演必须是本村村民,但村里表演的人大部份都在外地打工,为了能够找足表演的人数,村里将在外打工的灯舞队队员请了回来,委曲凑够了人数。都在外地打工挣钱,如果今年不是要上央视春晚,估计人不会凑那末齐。邵传富说。
全村人制灯忙活近一月
如今表演一次洋蛇灯不容易,制作一套蛇灯更难。昨天下午,来到大邵村时,正巧遇到村民在制作一盏新的洋蛇灯,用于肥东县文化局的展览,这个用于展览的洋蛇灯范围较表演时的蛇灯小,但制作起来也非常麻烦。
邵传富指着30米长的蛇身半成品告知,全部洋蛇灯制作需要全村人花一个月的时间。蛇身用竹篾扎成鳞状,外蒙白布,烛炬插在一个圆形的上下垂直能转的竹制圆圈上。如今经过改进,蛇灯内部放置的灯已变成了LED的灯带,就省去了安置烛炬的麻烦。
而洋蛇灯的蛇头制作起来更麻烦,邵传富和其他两名匠人花了10天时间才制作完成。在制作蛇身的时候,5名篾匠用了两周时间编成。昨天下午,剩下的工程便是为蛇身蒙皮、安装灯具,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更是齐上阵帮忙。
会表演的村民愈来愈少
邵传富告知,他已选好了下一代传承人本村35岁的邵二勇。作为传承人,他要将洋蛇灯制作的尺寸、样式、舞动时的场面、舞姿默记在心中,以记忆的方式传承下去。
虽然传承人已找好,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暂时没有问题,但通过这次为农民春晚拍摄进行的表演,邵传富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耍起一套百米长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的洋蛇灯最少需要120人,目前村中的大部分灯舞队队员都在外打工,大家回来一次不容易白癜风症状。
邵传富有些耽忧地说,随着村里愈来愈多的年轻人走出去,他们已很难接触到洋蛇灯这一传统表演,以后恐怕会表演的人将愈来愈少了。
相干链接
洋蛇灯的来历
洋蛇灯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传说故事。600多年前,包公镇大邵村的一对邵姓婆媳为避乱兵,躲在1岩穴栖息。不巧遇到溃散的元兵对她们欲图不轨。这时候,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3月后媳妇生下1子,取名思明。邵思明长大后发动全村扎洋蛇灯记念这1逢凶化吉的日子。洋蛇灯扎灯技能精深,表现形式独特,在我国众多舞龙灯中十分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