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奇纵隔医院怪事之一

2020-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真神奇!纵隔肿瘤一夜间消失

从年8月2日入职工作,还有22天,我工作整10年。10年来,在医院这个微型社会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情,也遇见各色人等,也看(尽)人生冷暖。今天不说别的,单说年6月上旬我遇见的一个“神奇”的病例,一个患者纵隔肿瘤一夜间消失?难道是误诊?是什么神奇药物治愈患者的肿瘤?古有一夜白发,今鲁中有肿瘤患者一夜痊愈?到底是咋回事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青年男性,22岁,来我院查体中心做健康体检,医生为其开具了CT检查。CT图像显示: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倾向是淋巴瘤可能(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这是常见病例的典型图像,当然其确诊和具体分型还得依靠淋巴结活检和免疫组化。影像检查在这个患者的目的就是起到个判断分期,引领临床的作用。这是22岁青年男性6月7日所做CT检查的情况。

翌日,我们科室又遇见同名同姓同年龄的一个人。但是此时这个“患者”是去的心内科就诊,做完CT检查,肺部及纵隔CT图像显示一切正常。这是咋回事呢?这时患者的手中肯定有两份报告单。临床医生还打电话问不会是漏诊了吧?人家明明有病,怎么没有看出来?各位看官,你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寻找蛛丝马迹,再细细观察图像,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端倪。他们根本是两个人,一个乳头大,一个小;一个胸壁脂肪层厚,一个薄。这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他自以为自己聪明,又找一个健康者以他名字做了一遍。不知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但我们都猜测也许和医疗保险有关,莫非是为了骗保?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难道他以为干保险是吃素的!

说到这,我提醒各位就诊者,去医院健康体检也好,就诊看病也好,一定要实名制,用自己的名字,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举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例子。我朋友在济南上班,他岳父是济南某单位职工。他岳父把自己的查体表送给自己的朋友。他的朋友去体检,恰好查出肺癌,但我朋友岳父的这个朋友却是用的朋友岳父的名字查的。后来查体报告到了我朋友手中,朋友看到老泰山长了肺癌,忧心忡忡给我打电话咨询肺癌的情况。我都给联医院胸外科专家,后来朋友打电话告知这是一个乌龙,但差点酿成错误。试想假使朋友没有告知他岳父实际情况,会出现什么后果?因为国人对患者有隐瞒罹患恶性肿瘤的传统。

还有冒用职工医保卡就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此我就不详述了。

其实职工保险也好,商业保险也好,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作为一种互助共济机制,是基于利己的动机而达成利他效果的风险处理机制,决不能让某些投机者钻了空子。

杏林春暖九天揽月

您的赞赏,我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11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