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试验病例这款新型ROS1抑制剂展
2022-8-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患者XFZ,女,46岁,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农民。年12月因"右下肢肿胀伴咳嗽"医院就医,CT扫描发现右下占位、双肺多发结节和斑片状阴影和心包积液等。医院做超声发现双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先到血管外科给予介入手术,并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之后转入呼吸科,做PET-CT(.12.18):右肺下叶肿块伴空洞代谢活跃,双肺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及絮状软组织及高密度影代谢活跃,心包膜局部增厚代谢较活跃,双颈部、纵隔、双肺门、左侧内乳淋巴链、膈上前/后群、肝胃间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心包腔积液;中央及外周骨髓代谢弥漫性较活跃。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12.27):腺癌浸润或转移,提示肺来源可能。基因检测(EGFR,KRAS,BRAF):未检测突变。又转入肿瘤科进一步治疗,于.01.02开始“培美曲塞+铂”化疗6周期,第3周期后复查CT显示病灶缩小。于.06.04~.09.16“培美曲塞”单药维持。于.10.13CT提示肺部病灶较前进展,选择“吉西他滨+铂+PD-1抗体”2周期,肿瘤没有明显变化。经科室医生讨论,建议完善基因检测。送验最初的肿瘤组织(存档蜡块)做RT-PCR检测,居然发现ROS-1融合!患者和家属同意参加正在我中心开展的ROS1抑制剂的新药临床试验,审查合格后正式参加“复瑞替尼用于治疗携带ROS1融合基因的局部进展或全身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项Ⅱ期、多中心、单臂、开放的研究”。口服“复瑞替尼”。服药后不久患者即感觉呼吸明显改善、体力和食欲增加,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用药2周期(6星期)后复查CT评价疗效:较大肿瘤明显退缩、部分小肿块消失!以下为患者服药前后(服药6周)胸部肿瘤大小变化:
肿瘤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特别是进展快、肿瘤负荷大的肿瘤,临床上ALK阳性的晚期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比较常见。晚期肿瘤-高凝状态-全身炎症反应在宿主内并存。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升高、CRP升高、PETCT显示全身骨髓代谢活跃、白蛋白降低、恶液质状态等。治疗的关键在及时有效地控制肿瘤。根据发生频率高低而优先选择最为常见的基因(EGFR、Kras)进行检测能快速出结果,但依次单个基因或几个基因检测的缺点是最终耗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的组织标本。由于DNAbasedNGS容易让基因融合(特别是ROS1、MET、RET)漏检--假阴性,以RNA为基础的基因检测又重新受到重视。用于该患者基因检测的RT-PCT方法具有耗时短、敏感性高、费用低等优点而在近来倍受青睐。在多数情况下,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也很有必要。该患者累计接受化疗近一年,说明对化疗较敏感(ALK、ROS1和HER2阳性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高于野生型),化疗也带来相对较长的PFS。我们发现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融合相比,ROS1阳性患者对PD-1抗体为基础的治疗相对敏感(但此患者的肿瘤经二线PD-1抗+化疗后没有明显退缩)。靶向治疗往往在短时间内使肿瘤负荷大幅下降(缓解深度更大),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缓解,再加上不良反应较轻且可居家口服药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目前针对ROS1融合的靶向药物不多,二线治疗药物更是匮乏,研发新型的ROS1抑制剂显得很迫切。目前我中心正在参与了2个ROS1抑制剂的新药临床试验,后续还会启动其他新型的ROS1抑制剂的研究,希望患者积极参与。今天的标准治疗来自昨天的新药临床试验,今天的新药试验将成为明天新的标准治疗。以下为患者在年12确诊为肺腺癌IV期的部分PETCT图像:
如何参加AB-的临床试验?点击下面的链接: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AB-靶向治疗Ⅱ期研究更多试验即将启动,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