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白领腋窝有肿块,怀疑艾滋,医生看

2025/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猫抓病是一种由汉赛巴尔通体引起的感染,通常通过与猫的接触或被其抓伤而传播。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潜伏期一般为2到4周,部分病例可能更长。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在受伤部位出现红肿和疼痛,随后淋巴结肿大,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虽然大多数病例是自限性的,但了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对于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这种感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尤其是那些与猫有密切接触的人群。猫抓病在欧美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在其他地区的报告也逐渐增多。由于该病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了解与猫的接触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潜在风险。

她叫李晓雨,29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工作繁忙的她,常常加班到深夜,生活节奏快,几乎没有时间锻炼。她的饮食习惯也不太规律,常常依赖外卖,喜欢吃一些快餐和零食。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她的身体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腋窝有一个肿块,起初并没有在意,直到肿块逐渐增大,并伴随轻微的疼痛感,医院就诊。

初诊时,李晓雨显得有些紧张。她告诉我,除了腋窝的肿块外,最近还感到有些乏力,偶尔会有低热的感觉。她提到,自己曾经被猫抓伤过,但并没有太在意。经过询问,我了解到她家里养了一只猫,平时与猫的接触非常频繁。结合她的生活习惯,我初步判断可能与猫抓病有关。

经过详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我的初步诊断是淋巴结肿大,并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实验室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但超敏C反应蛋白略微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为了明确诊断,我决定为她进行淋巴结活检。

猫抓病是由汉赛巴尔通体引起的一种感染,通常通过猫的抓伤或咬伤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病情。

几天后,李晓雨的症状有所加重。医院时,神情显得更加焦虑,腋下的肿块明显增大,触摸时感到明显的压痛,并且伴随持续的低热。我为她安排了颈部彩超和PET-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最大者约3cm×3cm×2cm,并且PET-CT显示右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伴右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

在与李晓雨的对话中,我尽量让她放松心情。“李晓雨,您的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腋下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猫抓病有关。您之前提到的被猫抓伤的经历,可能是感染的源头。”我解释道。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安,“医生,这会不会是艾滋病呢?”

“我们已经排除了艾滋病的可能性,您的HIV抗体检测结果是阴性。猫抓病的症状与艾滋病有些相似,但我们会进一步确认。”我安慰她。

李晓雨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困惑,“我真的很担心,这个病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吗?”她的声音中透着不安,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种种可能。

“真没想到,腋窝的肿块竟然背后藏着猫抓病的故事,让人对生活中的小细节多了几分警惕。”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个病例的细节和背后的真相吗?点击阅读全文,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剩余55%未读最低0.64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15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