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淋巴瘤科在北京大学国际医
2020-8-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切记不要有病乱投医 http://www.bdfyy999.com/bdf/kangfushequ/kangfugushi/7259.html
我有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这个房间有最快的网络,这个房间有漂亮的衣服!
……
--《完美的一天》孙燕姿
“我也有一所大房子,房子里有很大的窗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有很多温柔、可爱的护士,这所房子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骨髓移植层流病房!”
我是一个淋巴瘤患者,淋巴瘤很讨厌,跟谁都能套近乎,所以,我可能是人到中年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也可能是身怀六甲即将生产的孕妈妈;还可能是聪明活泼正在成长的小朋友。
这个房间很干净
为了跟淋巴瘤抗争,我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项治疗过程中需要绝对避免感染的发生,而我的白细胞最低能到0(正常人为-),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必须住到这个“大房子”里。我24小时都要待在这个封闭的大房子里,一日三餐要经过一个专门的窗口传递进来,护士收到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微波消毒,还要检查饭菜里是否有禁忌,不易消化的食物是坚决不许吃的。
我的房间非常非常非常干净。每天,床以下的平面由保洁人员擦拭消毒2遍,床以上的范围,包括医疗设备、仪器等都得由护士擦拭消毒2遍。
每天,护士都要给我擦澡,也许你会问“你都不会自己擦吗?还要麻烦护士?”,其实,我也不想,有时候我会很难为情的。但是因为我血小板很低,挖个鼻孔都可能大出血,当血小板低于时护士就不让我下床了,洗漱、大小便都在床上,都由护士帮我完成,连喝水都得护士接给我,还要试试烫不烫,擦澡就更别说了,自己擦力度使用不均,出血风险会大大增加,为了保证我不让细菌侵袭,又不能让我有出血风险,想必她们私下练了很多次。但是,她们能让我们每个病人都得到安全、舒适的照顾!我享受了很高级的待遇呢~
这个房间很安静
有时候,房间安静的会让我感到心烦,身体被疾病折磨却不能有家属陪伴,心里的苦又能跟谁说?好在护士们每天除了治疗,还会安排时间和我聊天,我们什么都聊,就像家人一样,她们不仅能帮我排遣寂寞,还能给我安慰,给我力量!不过,我很多时候因为病痛会情绪不好,甚至会冲着她们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但是,她们从来不生气,耐心的像哄孩子一样哄我开心,虽然,她们大部分也都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
这个房间不平静
因为是淋巴瘤患者,危险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一次一位病人突然消化道大出血,大口大口的血往外喷,衣服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护士们立刻展开抢救,本来在开会的第一时间加入,本来下班要走的也留了下来。最终,由于抢救及时、护士处理得当,经过5个小时抢救,一直到晚上9点左右,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后来,因为怕病人病情不稳定,随时需要照顾,早该下班回医院,该陪孩子的妈妈也只能再亏欠孩子一次......
“当你在抢救室里,希望你活着出来的不仅是家属,更是尽心尽力的医护人员!”
—这句话在这个“大房子”里体会的是那么真实、刻骨!
这个房间很温暖
一般情况下移植病人的移植过程要25-30天左右,但是在年年末时我在层流病房里待了40多天,在住院期间,正好赶上我的生日,我上午问护士“姑娘,我可以吃蛋糕吗?”,护士抱歉的说“不可以,因为有要求,很多东西您都不可以吃”。一年一次的生日,又没有家人的陪伴,再加上病情的原因,我很难过。这小小的情绪变化竟然被护士有心留意到,她们得知那天是我的生日后手工给我做了一个小礼物,还一起到我的房间给我唱生日歌,我感动的直流眼泪,真心的感谢护士们陪着我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
在40多天的住院时间里,我和护士们有了很深的感情,看着她们一个个的黑眼圈,一双双因为过度消毒洗的粗糙的双手和永远停不下来的双脚,心里真的也不好受,有时候甚至想说一句:姑娘,歇会吧!可是,知道她们的责任,了解她们工作的意义,我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配合治疗,少给她们找麻烦。
因为她们,这所房子冰冷的墙壁有了温度,空荡的病房里有了家的感觉,患者在病痛折磨中有了希望,这所房子里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有机会我还会给你们讲骨髓移植层流病房,我的大房子,我的“家”!
科主任及学术带头人朱军,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执委会委员,CSCO抗淋巴瘤联盟主席,CSCO基金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外淋巴瘤领域享有盛誉。
朱军
宋玉琴,医院院长助理、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心肺功能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宋玉琴
王小沛,副主任医师,年11医院移植与免疫治疗病区副主任。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王小沛
医院淋巴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