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拉上全世界挽留你,我的宝贝中美会
2020-9-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每个孩子的降生都会带给一个家庭新的希望和无尽的美好,陪伴孩子的成长是家长莫大的幸福。
偶偶5岁半的时候,开始一直有些咳嗽,而且老说胸痛,夜间睡觉出汗多、睡眠差。
到了年9月,偶偶突然显得面色苍白、烦躁,而且有干呕症状。医院,诊断为“肺炎”,所以打了点滴,使用了抗生素头孢唑肟钠、抗呕吐的西咪替丁、还有治疗咳嗽症状的氨溴索。
医院,偶偶做了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下肺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心影位置明显增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有占位性病变。此外,颈部彩超也发现左侧多发淋巴结肿大。
于是家长马上把医院,胸部CT检查果然有问题,发现前纵隔巨大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10.9厘米*7.9厘米*15厘米),可能是淋巴瘤和间叶组织起源肿瘤。除了颈部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检查还发现偶偶有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有肺炎,右主支气管近端及左侧支气管狭窄。
结果出来第二天,医生对偶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活检,也对纵隔肿瘤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认为左胸腔穿刺标本显示的是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左颈部淋巴结属于反应性增生。
在免疫组化结果里,T细胞表面抗原CD3阳性和非谱系特异性不成熟标志物TdT的阳性,都是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特点。此后,医院做的病理鉴定,也确认胸腔穿刺标本是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以下简称T淋母)。
年9月15日,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偶偶马上接受了VDLP化疗(泼尼松片、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
化疗开始一个星期后,根据胸部CT的复查结果,已经能看到肿瘤大大缩小了,最大直径只有8.2厘米。第一个化疗疗程是一个月,在这个疗程的化疗结束之后,肿瘤的最大直径缩为4.5厘米。偶偶的化疗属于完全有效!
10月26日,偶偶开始了CAM化疗(环磷酰胺CTX、阿糖胞苷Ara-C、巯嘌呤6-MP)。但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明显,医生于是给偶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也注射了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11等辅助药物。因为偶偶发烧,胸部CT复查显示肺部感染加重,医生于是调整抗真菌药物为卡泊芬净联合泊沙康唑,抗细菌药物也调整为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
12月1日,偶偶又开始接受新一轮的CAM化疗,这次比较幸运,期间没有发热等不适。这一轮的化疗结束后,CT检查发现肿瘤最大直径已经缩小到3.2厘米。
骨髓检查的结果也不错。在治疗刚开始的时候,骨髓活检曾查到有0.2%的病变细胞,但是化疗治疗之后,骨髓细胞里残留病变细胞量(MRD)一直都少于0.01%,结果属于阴性。
为了让胸部的肿瘤进一步缩小,医院对偶偶又进行了一系列化疗。
1月和2月份的治疗后,都出现了骨髓抑制的问题,医院给偶偶输了红细胞、血小板,打了升白针。在1月份的治疗期间,因为肺部真菌感染,偶偶使用了伏立康唑片、卡泊芬净针治疗。
虽然偶偶的骨髓活检一直正常,脑脊液和脑部MRI的检查也都正常,说明癌细胞没有扩散,但是2月份胸部CT的检查发现肿瘤又开始长大了,最大直径变为5.1厘米。
还有颈部的淋巴结,一直有肿大,虽然开始的检查都认为不是癌变,但是治疗过程中一直没有好转,在4月初的颈部增强CT检查发现,双侧颈部肌间隙内见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颈部双侧脂肪间隙内也有问题,左侧颈部软组织占位,包绕左颈总动脉,淋巴瘤可能性大。
年4月13日,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压迫了气管,偶偶呼吸困难,随时有呼吸循环衰竭的危险,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
情况万分紧急。这时候的偶偶,才刚过6岁。而且T淋母毕竟是一个比较难治疗的癌症。因为难治,因为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多人因此选择放弃。
但是偶偶一直非常坚强,家人也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孩子的治疗,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也要付出%的努力!
在这个紧急关头,偶偶的主治医生把寻求帮助的请求传递给了MOREHealth爱医传递。医院已经给出了病危通知书,MOREHealth爱医传递对患者的需求进行了加急处理,在一天之内,MOREHealth爱医传递就把偶偶的资料都翻译好了,并为孩子邀请医院血液肿瘤学和骨髓移植专家Auletta博士与中国专家共同为孩子进行远程会诊。
美国专家介绍在仔细看完偶偶的病历之后,Auletta博士认为偶偶目前病危的原因的三种可能性:1、进展性T淋母,导致气道受损,并可能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最有可能)
2、进展性感染(可能性较小)
3、免疫重建综合征(不太可能)
这三种情况之中,第一种淋巴瘤进展的可能性最大,可以采取类固醇应急治疗。如果没有反应,则应该进行紧急放射治疗。在会诊中,Auletta博士还给出了今后需要进行的治疗建议,包括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当然,如果不是第一种情况,而是因为真菌、细菌感染严重而导致,那最有可能是抗酸杆菌,但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和诊断,找出致病原因。
患者国内的主诊医生在实施中美专家联合会诊后,随即采用中美专家达成一致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放疗缓解局部气管压迫症状。2DCRT及VAMT放疗。计划放疗34Gy/20f(单次1.7Gy)。放疗第二天,患儿症状得到已明显缓解,几乎不用吸氧就可以。放疗10天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偶偶本来已经病危,本来已经呼吸困难,但是,在放疗之后,偶偶已经能吃面了!
孩子的母亲开心的发来了孩子吃面的照片,分享了这份喜悦!
截止到目前,偶偶正在中美专家的进一步指导下进行后续的治疗,好消息不断传来,我们也祝福孩子越来越好,早日恢复健康!
以下为本次中美专家会诊对于患者来说的获益分析:
本案例是一个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迅速,诊断和治疗过程极为复杂的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本次会诊的最大获益为:
1、患者通过本次会诊,遵从放疗的会诊意见,解决了十分危重的呼吸困难问题。从病危状态转为一般情况良好的状态。
2、患者及家属通过本次会诊,明确了诊断。
3、患者及家属通过本次会诊,明确了后期新的化疗方案,即奈拉滨或ICE诱导化疗方案。而奈拉宾在国内暂未上市,ICE治疗方案在既往治疗过程中也未曾使用。
4、患者及家属通过本次会诊,在如何控防感染方面也得到了细致专业的指导,这对于控制病情来说也至关重要。
如您希望咨询中美专家会诊或其他疾病治疗相关内容,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