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病例读片女性,32岁,全身多
2021-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性别:女
年龄:32岁
一般病史: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左侧腹股沟扪及鹌鹑蛋大的活动性包块,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行腹股沟包块活检。
(图片可左右滑动,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诊断结果病理诊断:(左腹股沟)弓形虫淋巴结炎。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细胞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免疫力正常与免疫力缺陷个体或新生儿感染弓形虫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对于免疫力正常个体来说,一般出现发热、头痛、肌痛等不典型症状,而淋巴结肿大是其常见表现。在淋巴结活检中,可以作为诊断弓形虫感染证据的包囊或速殖子却很难找到。即使通过Giemsa、甲苯胺蓝或硼酸染色等特殊染色方法,对虫体的直接检出率也非常低。能在HE切片下作为诊断依据的组织学改变,包括反应性滤泡增生、上皮样细胞团形成以及单核样B细胞的出现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这种被称作弓形虫淋巴结炎的经典组织学三联征表现只能作为一种间接证据,而缺少直接的寄生虫感染证据。对于诊断弓形虫淋巴结炎来说,组织学三联征是具有较高特异性的(91.3~96.6%),因此一般能诊断典型病例。但其局限性是:(1)间接诊断无法提供直接感染证据;(2)组织形态不够典型的病例很难符合其较严苛的诊断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对具有组织学三联征的,特别是仅具有三联征中某两项的不典型病例,加做PCR检测弓形虫DNA,不仅能提高弓形虫淋巴结炎的检出率,而且也能提供直接的感染证据。这对于病原体引起的淋巴结炎的诊断尤为重要。
鉴别诊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皮病性淋巴结炎、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猫抓病、Kikuchi病、梅毒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等。
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弓形虫病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器官。严重先天性感染预后多恶劣。成人免疫功能缺损(如有艾滋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弓形虫病易呈全身播散性、预后亦差。单纯淋巴结肿大型预后良好。眼部弓形虫病常反复反应。
本例来自于爱爱医网站,特此致谢!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