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哈灵幼儿园清明放假通知

2021-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QINGMING

清明节放假公告

幼儿园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如下:

年4月3—5日(星期六至星期一)

放假共3天(4月6日周二返园)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1

和孩子一起玩传统游戏

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踏青节。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就是古代清明节习俗。

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风筝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强身健体。放风筝时,孩子可以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

爸爸妈妈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为教材,给孩子讲述各种颜色的特点,让孩子增加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在广场放风筝……

2

带孩子一起种花养草

在24个节气中,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正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

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3

和孩子聊聊生老病死

在祭奠亲人或祖先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和死亡有关的敏感话题。那么,爸爸妈妈也不要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而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在跟孩子聊死亡等生命教育的话题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

4

顺便教教孩子如何防火

去祭祀都少不了焚烧冥纸,但是清明前后,天干物燥,野外、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叶,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火灾。我们除了要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危害性,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孩子防火的知识。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让孩子不仅可以真正参与其中感受清明节的氛围,还可以学习相关的习俗和知识,何乐而不为?

·假期期间注意事项·

1.重视交通安全

从您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遵守公共秩序。

2.重视游玩安全

(1)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做个合格的小公民。扫墓祭祖时,切勿让孩子携带明火、玩火等,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

(2)走亲访友、外出旅游一定要有家长陪同,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小河、池塘等区域,注意防溺水事件的发生,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注意饮食安全

(1)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

(2)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时不吃路边摊等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

(3)注意营养均衡,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多的大鱼大肉。

4.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5月是孩子骨骼生长最快的时候,请合理安排孩子的休息时间,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5.做好疾病预防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感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们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春季保健小贴士·

春季常见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当孩子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口腔有出现有疱疹等症状时,教师家长们要予以重视,及时送医就诊,确诊后要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水痘

水痘是0—6岁孩子常见传染病之一,常发于春秋季,传染力非常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其最开始的特征表现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

3.风疹

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冬春季发病为高发期,易感人群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4.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5.流行性腮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2—5月)比较常见,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由于是传染性疾病,确诊后患儿需要进行隔离。

6.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7.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2.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要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孩子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必须外出则要佩戴好口罩。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孩子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获得及时有效治疗。

6.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春季注意饮食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身体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4.少吃生冷的食物

气温开始回升,有的孩子会贪凉,吃上一些冷饮、冰棍之类的小零食。生冷的食物容易导致孩子脾胃受伤,引起呕吐、腹泻等。家长们还是需要注意,少让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5.少吃油炸食品

一方面油炸的食品容易引起上火,导致溃疡。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高温食品进入胃内易损伤胃黏膜。摄入过多的油炸食品还容易导致肥胖,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的。

编辑:徐竹君

泮慧芳

审核:叶春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hlbk/12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