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分
2021-10-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NSCLC整体预后仍较差,其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15%,且在过去15年内没有明显改变。
主要原因是部分临床早期的NSCL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对于此类患者手术并非首选。
对于拟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明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而且能够指导术中淋巴结情烧已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进行放化疗等其他肺癌治疗前也需要准确了解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
因此,如何实现纵隔淋巴结术前准确分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PET/CT,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功能影响学检查技术,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及疗效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被认为是纵隔淋巴结影像学分期中最准确的手段。
但单纯依据淋巴结大小和有无代谢判断是否为转移淋巴结存在定位不准确,容易受纵隔内良性及非特异性高代谢淋巴结干扰。
腔内超声包括气道内超声及食道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指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通过分析淋巴结软硬度来判断性质,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并且最大限度避免肿瘤种植和减少假阳性。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利用超声可视化来定位靶淋巴结,然后用实时超声引导针吸获取组织标本。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于年更新的第六版NSCLC临床指南推荐EBUS-TBNA作为肺癌淋巴结分期的重要工具。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以用于纵隔镜难以达到的后下纵隔的淋巴结活检。
纵隔镜手术:能获取双侧气管旁,左右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足够的活检组织。
但创伤较大,包括0.08%的病死率,同时可能发生气胸/出血及喉返神经麻痹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直接观察肿瘤及肺/纵隔/胸膜转移情况,兼顾TNM分期,被认为是最全面的肺癌分期方式。
学界认为,EBUS-TBNA联合EUS-FNA是目前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最佳方式。
编辑:李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