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人胰腺巨大占位,却在胃上找到了

2020-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m.39.net/disease/a_5469129.html
病例资料

患者女,86岁,因「发现胰腺占位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口痛,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医院就诊。

当地查胃镜示:

1.胃体粘膜下隆起2.慢性浅表性胃炎3.胃窦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当地腹部CT平扫+增强:

左上腹占位,考虑胰尾来源,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性大,建议MRI增强扫描,肝多发囊肿。

为进一步治疗拟「胰腺占位」收住入院。

有5年高血压病史,服用缬沙坦控制血压,10年前因子宫脱垂阴道镜下子宫切除术。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无殊。

超声造影:

胰腺尾部占位,超声造影慢进后期等增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可能。

肝胆胰肿瘤及血管CTA:

胰腺尾部占位,局部侵犯胃壁,神经内分泌肿瘤首先考虑,病灶局部与脾动脉紧邻。肝脏多发小囊肿。两肾小囊肿。盆腔积液。附见: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作者供图

入院诊断:

1.胰腺占位(NET?SPT?MCN?)

2.慢性浅表性胃炎

3.肝多发囊肿

4.高血压病

5.子宫切除术后

经科室讨论后拟行拟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后腹膜一巨大占位,大小约7*6cm,质硬,界限清,脾静脉、脾动脉无受累,腹腔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占位性病灶。

超声刀打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肿块周边粘连,可见胃大弯侧局部胃壁受侵,游离肿瘤周边粘连,PSA45A蓝钉离断部分胃壁,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冰冻示(后腹膜肿物)梭形细胞肿瘤。

术后诊断

1.后腹膜肿瘤(肠道间质瘤)

2.慢性浅表性胃炎

3.肝多发囊肿

4.高血压病

5.子宫切除术后。

术后病理:肿瘤细胞梭形,束状排列,部分细胞可见核旁空泡,核分裂少见(1个/50HPF);肿块边界较清,区域出血囊性变伴钙化。Ki-67(+,1%)、CD(+)、DOG-1(+)。

术后予抗感染,护肝,护胃,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后顺利出院。出院后予以口服伊马替尼治疗。

病例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其中肿瘤位于胃占60%、小肠(30%)、十二指肠(4-5%)、直肠(4%),另有极少数位于食管、结肠和阑尾。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直径≤2cm的GIST统称为小GIST,直径≤1cm的GIST定义为微小GIST(MicroGIST),其中的大多数病例为偶然发现。

大多数小GIST或微小GIST病例在临床上呈良性或惰性,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显示侵袭性行为,尤其是核分裂象计数5/50HPF或10/50HPF者。

NCCN指南建议对可切除GIST、不可切除GIST以及术前考虑使用伊马替尼靶向药的患者均进行病理活检。常用的病理诊断指标有CD、DOG1、CD34、SDHB、CD34及Ki67。

具体方式如下:

①内镜活检:适用于病变累及黏膜的病例,常难以获取肿瘤组织明确病理诊断,且偶可导致严重出血

②空芯针穿刺活检: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

③细针穿刺活检:在一些有经验的单位,可尝试内镜超声指导下进行,获得组织较少,诊断难度加大

④经直肠前壁穿刺活检:盆腔和直肠的病变,推荐此方式

⑤经皮穿刺活检:转移性GIST,可推荐此方式

⑥术中冰冻活检:不推荐常规进行

原发GIST病理危险度分级

参考:NIH改良版中国共识修改版

GIST外科治疗原则

GIST的首选治疗是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肿瘤的假包膜和所在器官的部分组织,保持切除组织完整性和切缘的肉眼及显微镜下阴性(Ro切除).

不主张常规进行淋巴结清扫(SDH缺陷型GIST患者或淋巴结肿大者需清扫)。R1切除术后不主张再次补充手术

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是GIST最常用手术方式,特殊部位的GIST,推荐保留器官和结构功能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肿瘤大小5cm、肿瘤位于胃大弯侧或胃底、胃前壁的患者推荐腹腔镜手术。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则

1.GIST基因检测适应症:

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术后病理评估为中-高危,拟行靶向治疗;

术前评估拟先予以靶向治疗者;

所有初次诊断的转移性GIST,拟行靶向治疗;

继发性耐药需要重新检测;

鉴别野生型GIST;

鉴别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GIST;

疑难病例行c-kit或PDGFRA突变分析,以帮助明确是否为GIST。

2.术前靶向治疗的适应证:

术前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

肿瘤体积巨大(>10cm),术中易出血、破裂,可能造成医源性播散;

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胃食管结合部、十二指肠、低位直肠等),手术易损害重要脏器的功能;

虽然肿瘤可以切除,但是估计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

估计需要实施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

3.术前靶向治疗时间及手术时机 

作者供图

4.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供图

术后随访原则

GIST手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腹膜和肝脏,故推荐进行腹、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作为常规随访项目,必要时行PET-CT扫描;

由于肺部和骨骼转移发生率相对较低,建议至少每年1次胸部X线检查,在出现相关症状情况下推荐进行ECT骨扫描。

作者供图

编辑:刘海洋投稿:liuhaiyang1

dxy.cn题图: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0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