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的防控
2021-8-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
亲爱的贵州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
春天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机,春季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引发孩子感染水痘、风疹、腮腺炎、手足口等疾病,幼儿园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小知识,家长朋友们可要记得收藏哦!
手足口病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当孩子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口腔出现疱疹等症状时,家长们要予以重视,及时送医。确诊后要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关于预防
1、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
2、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3、不带孩子去到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要定期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关于预防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按免疫规划的程序来接种麻疹疫苗。
2、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要让孩子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2~5月)比较常见,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由于是传染性疾病,确诊后患儿需要进行隔离。
关于预防
1、在身边出现感染患者时,一定不要让孩子进行接触,防止被传染。
2、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水痘
水痘是0~6岁孩子常见传染病之一,常发于春秋季。它的传染力非常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其最开始的特征表现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
关于预防
1、要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儿童进行接触。对已接触的易感儿,要实行检疫3周。
2、注意房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
3、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风疹
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冬春季发病为高发期,易感人群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关于预防
1、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
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让我们做得更好——
家长请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事项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禁止携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
2.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3.每月按时将幼儿被褥带回家清洗、消毒和晾晒。
4.配合幼儿园幼儿医院看病,复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5.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
6.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7.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必须向班主任老师办理请假手续,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家长必须说明具体病种和在哪里治疗,不得隐瞒。
8.家中大人生病了,尽快与幼儿隔离开,尽快治疗。请不要共用餐具,禁止大人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者邻居家孩子玩耍时,不要与有感冒、咳嗽、发烧或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幼儿一起玩耍,避免互相传染。
9.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10.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
1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大门口接送幼儿,避免家长携带细菌和病毒入园,引起感染或传染。
请相信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们还需多加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
供稿:省幼保健室
排版:周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文字转自“幼师口袋”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和转发朋友圈,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