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医院吴瀚峰原发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领星神经肿瘤周刊

第21期

神外前沿讯,年9月7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于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最新日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

医院神经外科吴瀚峰医师于9月9日上午在本次大会的颅脑肿瘤的综合治疗专题上做学术报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全外显子检测的初步研究》。

对于神经外科如何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做得更好?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吴瀚峰医师入组了年10月-年7月期间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PCNSL,且有意愿进行临床全外显子组检测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4岁,疾病分布情况为胼胝体为主11例,基底节为主3例,半球为主1例。根据这些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分析了最为常见的遗传和驱动基因变异类型:半数患者MGMT启动子甲基化有阳性表达,提示这半数患者对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较高;11/15患者有6号染色体的大片段缺失;14/15例患者有MYD88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为LP位点,突变频率平均为45.27%;肿瘤突变负荷(TMB)平均值为,按照chckmat研究中TMB阈值标准划分,其中有三例患者属于TMB-H人群,提示可能从PD-1抑制剂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获益。这些基因或染色体变异与PCNSL生存预后和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吴瀚峰称,临床全外显子组的这些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其中一位拒绝放化疗的患者根据结果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用药后疾病得到了显著控制。

以下为演讲PPT全文(由演讲者本人授权神外前沿发布)

演讲者简介

吴瀚峰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医院神经外科鲍伟民教授,学习垂体瘤的神经外科治疗;年硕士毕业于医院临床神经外科专业。此后长期在潘力教授指导下从事立体定向外科和放射外科的临床实践工作,每年诊治病例数超过千例。年在法国马赛Timon医院JanRgis教授的伽玛刀中心进修Prfxion伽玛刀的治疗,同年晋升副主任医师,此后又在Erlangn大学医学院进修垂体瘤的神经外科治疗。主要擅长立体定向外科手术(肿瘤活检和颅咽管瘤植管)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尤其是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和小儿颅内动静脉畸形)。相关临床经验总结发表在国内外数十篇论文中,也是国内多本神经外科相关权威著作的合作者。年起成为瑞典医科达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伽玛刀用户特约培训专员,指导国内Lksll伽玛刀新用户的培训工作。

CNS

[CNS]医院阚志生: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安全管控

[CNS]医院万经海: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CNS]医院刘爱华: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5mm)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CNS]Nurosurgry中文版计划每年出版四期已出版两期

[CNS简讯]神外终身成就奖颁发19位获奖者平均年龄88.6岁赵雅度致辞提倡发扬中国神外拼搏精神

[今日开幕/最新日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9月7-9日太原

神经肿瘤周刊:

[CNS]浙医二院石键:术中DTI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肿瘤周刊20期

[CNS]医院杨学军:脑重要功能区肿瘤的术前功能定位手术规划术中引导和神经功能重塑的研究

神经肿瘤周刊

[CNS]中山肿瘤陈忠平:复发胶质瘤再手术病理分析和后续治疗考虑

神经肿瘤周刊第18期

[病例讨论]医院牟永告郭琤琤:一例复发性GBM治疗策略分享

神经肿瘤周刊第17期

[病例讨论]医院韩亚骞:一例颅内非纯生殖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分享

神经肿瘤周刊第16期

[文献解读]颅咽管瘤分子病理与临床特征是否存在关联性-吴斌点评

神经肿瘤周刊第15期

[病例讨论]陈忠平夏学巍:复发星形细胞瘤行二次手术切除病例

神经肿瘤周刊第14期

[病理诊断]医院李智: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从组织学表型到分子表型

神经肿瘤周刊第13期

[热点解读]PD-1获批之后神经系统肿瘤精准医疗如何“落地”

神经肿瘤周刊第12期

[病例讨论]医院蔡林波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一例

神经肿瘤周刊第11期

[专访]麻省总院Batchlor:IDH1靶点能为胶质瘤治疗带来哪些新思路和改变

神经肿瘤周刊第10期

[专访]医院蔡炜嵩:哪类小儿神经系统肿瘤能更多获益于分子病理诊断

神经肿瘤周刊第9期

[专访]中山肿瘤陈忠平:求解脑胶质瘤化疗耐药难题:两项临床试验进展可喜

神经肿瘤周刊第8期

[专访]医院李智:脑胶质瘤诊断正在从组织学表型向分子表型转化

神经肿瘤周刊第7期

[专访]医院初曙光:影像在胶质瘤诊疗全过程中会起到哪些关键作用

神经肿瘤周刊第6期

[专访]医院秦智勇:脑胶质瘤手术进步的空间在哪里何时积极何时保守

神经肿瘤周刊第5期

[专访]医大一院吴安华:CAR-T等胶质瘤免疫治疗曙光初现但革命性进步当在调控免疫微环境

神经肿瘤周刊第4期

[专访]医院曲宝林:脑胶质瘤放疗新探索重建纤维束保护脑功能放射剂量减少20-30%

神经肿瘤周刊第3期

[专访]医院冯华:低氧与亚剂量化疗会“催生”胶质瘤干细胞分子病理有望推动胶质瘤临床治疗

神经肿瘤周刊第2期

[年度回顾]年脑胶质瘤篇报道分类汇总

开栏寄语

神经肿瘤周刊第1期

领星会议相关访谈:

[第83期专访]医院盛晓芳:低龄儿童脑肿瘤放疗问题和脑胶质瘤MDT执行

[第82期专访]医院姜炜:胶质瘤长期生存患者无一不是手术全切除判断假性进展等常见问题的正确逻辑是什么

[第81期专访]医院陶荣杰:囊性和高颅压脑膜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已累积大量病例如何看待胶质瘤非手术治疗

[第40期专访]麻省总院Batchlor: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不能只依靠一种靶向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2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