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alB型乳腺癌术后复发治疗1例

2023-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患者,女性,36岁,绝经前,因“右乳肿物1个月”行乳腺超声引导下穿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2级。免疫组化:ER(3+),PR(+,5%)、HER-2(-)、Ki67指数约为3%、p53(+,90%)。

治疗过程:

新辅助治疗:TEC方案化疗6个周期,每2个周期的疗效评价为PR。

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少量残留癌组织为浸润性导管癌,ER(3+)、PR(+)、HER-2(-)、p53(+)、Ki67指数约为3%,腋窝淋巴结1/4。

诊断:右侧乳腺癌(ypT1N1M0,IIA期),术后辅助托瑞米芬内分泌治疗。

4年后乳腺超声:右腋下及右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肿大。,穿刺病理:右腋下浸润性导管癌。IHC:ER(+,50%,中)、PR(+,90%,强)、HER-2(0)、Ki67指数约为70%。

病例分析:

1、该患者在接受TAC方案新辅助化疗6周期后手术,原发灶仍然有少量残留浸润癌(病理未说明残留浸润癌的大小)且淋巴结转移1/4,Luminal型乳腺癌对化疗不敏感,对内分泌治疗效果更好。

1)术后病理提示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并不非常满意,患者仍然处于高复发风险的状态。

2)为准确评估腋窝状态,腋窝清扫时,淋巴结数量不应少于10枚,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为1/4阳性,可能是手术清扫的范围不足。也可能是病理科处理标本时,寻找淋巴结的数量不足。

3)患者ER表达较强且化疗后仍然有残留癌,说明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如果接受OFS联合AI,可能疗效更好。

2、新辅助化疗术后的淋巴结转移者,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风险达13%?40%,NCCN指南建议,这部分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患者右腋下及右锁骨下出现淋巴结转移,符合放疗适应证。文献报道,淋巴结区域复发的患者放疗后5年的局部控制率为78%。因此建议行放疗。

3、患者术后4年出现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灶免疫组化提示激素受体表达较好,根据NCCN指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前患者,可首选OFS+AI。

4、锁骨下及腋下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腋窝清扫很难获得根治效,局部治疗应该首选放疗。#秋日生活打卡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4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