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案例结肠癌远处转移病例
2020-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2074.html
结肠直肠癌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迄今仍首推外科治疗。目前结肠癌的治疗难点在于转移,约有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的肝脏转移,部分结肠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而且骨转移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对于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骨吸收抑制剂、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止痛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理,因此,对于结肠癌存在肝转移和骨转移的患者,在精准治疗的医疗时代,如何为结肠癌远处多转移患者制定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成为影响结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步骤。为此,广州医院MDT团队为您带来一例结肠癌远处转移的病例。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男,55岁
年3月因腹胀1月并CEA升高行肠镜检查,肠镜及病理提示:横结肠中低分化腺癌。
查体无特殊。
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规律服用倍他乐克,血压控制可。-1因脑干出血保守治疗,恢复可。
家族史:父亲及大伯均因肠癌去世,发病年龄均>60岁。
辅助检查
肿瘤指标:CEA:86.09ug/L;AFP:.68ug/L;CA19-9:8.47U/ml。
大便潜血阳性。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03肠镜检查肠镜及病理:横结肠肿物,肠镜无法通过,活检病理提示中低分化腺癌,pMMR。MRI:肝内多发异常信号影,性质待定。.03MRI检查新病灶:右侧胸膜后椎旁淋巴结及胸腰椎体多发病灶。MR检查ECT:全身多处骨代谢异常局灶性增高活跃,结合病史,符合恶性肿瘤骨转移改变。.05.31ECT检查基因测序提示:1、NRAS、APC、TP53突变,、TMB数值为7.1,高于TGGA参考值;MSI状态为MSS;PD-L1表达阴性。诊断结果
横结肠癌并肝,骨多发转移。
第一次MDT讨论
影像科:横结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不排除骨转移,考虑PETCT。肿瘤科:姑息治疗mFOLFOX6/Xelox±贝伐单抗,FOLFOXIRI±贝伐单抗。肝脏外科:肝脏多发转移瘤,无法R0切除,可尝试转化治疗。胃肠外科:患者暂无梗阻,出血表现,同意姑息治疗。骨外科:骨转移瘤待排,无法手术切除,活检困难,可考虑局部治疗。最终治疗方案:初始不可切除,姑息治疗。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诊疗经过
-03-1至-05-30姑息治疗:mFOLFOX6+贝伐单抗,共5次化疗。
5个疗程后患者自诉腹胀明显好转,大便成形,无明显化疗毒副反应。
肿瘤指标:CEA:17.18ug/L;AFP:5.6ug/L;CA19-9:19.14U/ml。
肿瘤指标变化趋势MRI:肝内转移灶较前缩小,强化的实性成分较前减少。胸椎旁异常强化信号。.05.9MRI检查治疗前后MRI检查对比MR:肝内转移灶较前继续缩小,胸椎异常强化信号范围基本同前,强化稍减弱。MR检查第二次MDT讨论
影像科:肝转移灶PR,不排除骨转移。肿瘤科:建议原方案或FOLFOXIRI±贝伐单抗肝脏外科:肝脏多发转移瘤明显缩减,可以考虑外科干预胃肠外科:可考虑手术切除原发灶骨外科:骨转移瘤待排。最终治疗方案:姑息治疗,继续原方案。姑息维持治疗:Xelox+贝伐单抗,4个疗程。
肿瘤指标变化趋势9个疗程后(-9月):患者出现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考虑更换伊立替康方案。MR:肝内转移灶较前继续缩小,胸椎旁信号无明显变化,强化减弱。.09.10MR检查结果PET-CT:1.膈肌脚后间隙及腹膜后多发结节状高代谢肿大淋巴结影,多考虑转移。.横结肠走行区长条状代谢增高影,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3.肝右叶稍低密度影,代谢未增高,考虑肿瘤治疗受抑后改变。4.全身所示骨骼未见明显高代谢骨转移征象。第三次MDT讨论
影像科:肝转移灶PR,骨转移待排。肿瘤科:FOLFIRI+贝伐单抗,如考虑手术,术前停用贝伐单抗。肝脏外科:肝脏多发转移瘤明显缩减,可以考虑外科。胃肠外科:可考虑手术切除原发灶。骨外科:骨转移可能性低,暂无需处理。最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同期切除。MR:肝内S5段转移灶与前相仿、胸椎旁异常强化信号范围基本同前。
治疗前后MR检查对比-11-18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术,术中行超声造影切除S5段占位,余部位未见明显肿物。病理结果示:(横结肠)化疗后根治标本:中分化腺癌,小部分呈粘液腺癌,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至浆膜下层,大量脉管内见癌栓。*CEA(膜+为主),BRAF(-),CD34(血管+),D-40(淋巴管+),p53(小灶弱+),Ki-67(约70%+)。(肠周淋巴结)可见转移癌(7/9),另见癌结节一枚。(肝肿物)转移性中分化腺癌。化疗后评估:TRG评分:3分术中取肝脏转移灶组织和原发灶组织再次行基因测序,与前次检测结果一致。-11-31至-1-31术后治疗,FOLFIRI+贝伐单抗,共次化疗。00-1-16目前肿瘤指标:CEA:7.90ug/L;AFP:3.13ug/L;CA19-9:34.35U/ml。病程回顾
病程回顾
病例小结
1、晚期右侧结肠癌使用双药/三药方案+贝伐单抗应答率高,效果显著,无论是对于姑息治疗还是转化治疗的患者均是CSCO指南推荐一线治疗方案;、对于部分初始定义为潜在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双药/三药方案+贝伐单抗应答有效,应及早外科干预,以免出现化疗后影响学上的CR,导致外科干预无从下手;3、对于结直肠癌骨转移的诊治,外科的干预需要MDT团队的谨慎评估,仍是限制晚期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4、对于晚期结肠癌RAS突变患者,使用含贝伐单抗一线方案耐药后二线方案的选择仍是一个难题,雷替曲塞、瑞戈非尼以及呋喹替尼均是指南推荐选择,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实际应用价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是未来的希望,但是如何扩大应用人群也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ONCO前沿所有。其他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