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0涎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2020-1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摘自TsiehSun,M.D.(孙捷著),叶向军译,卢兴国审校《血液肿瘤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
[病历资料]
患者女,56岁。左侧颈部出现肿胀几周。患者有三年口干、眼干史。查体发现腮腺增大,并做切除活检(图40.1~40.5)。
图40.1涎腺显示广泛的小淋巴样细胞浸润,正常涎腺组织在视野左侧仅剩一条小边。注意右侧有残留的生发中心(短箭头)和上皮-肌上皮岛(箭头)(HE×10)
图40.2另一视野显示三个上皮-肌上皮岛,一正常涎腺导管出现在小中心细胞样细胞的海洋中(HE×20)
图40.3高倍放大后显示上皮-肌上皮岛伴淋巴上皮病变(HE×40)
图40.4另一区域显示几簇浅染的单核细胞样B细胞(HE×10)
图40.5上一视野在高倍镜下显示上皮-肌上皮岛被单核细胞样B细胞包围并浸润(HE×40)
[鉴别诊断]
肌上皮涎腺炎与腮腺淋巴瘤。
[进一步检查]
免疫组化:淋巴样细胞CD20、CD79a和bcl-2阳性,CD3、CD5、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阴性。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克隆性重排:单克隆模式。
[讨论]
除非淋巴瘤形态特征充分显露,否则唾液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难以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或肌上皮涎腺炎(MESA)相区分。MESA的临床表现是常有Sjogren综合征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如在本病例中,它们也是涎腺MALT淋巴瘤的诱发条件。
形态学上,两者都是以出现上皮-肌上皮岛为特征,这是唾液腺导管上皮缩合伴管腔逐渐狭窄的结果。淋巴浸润导管上皮(淋巴上皮病变)也都出现在这两种情况。此外,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也可以在某些MESA病例中出现。临床上,MALT和MESA都可有一个惰性的临床过程。
随着病情的发展,MALT淋巴瘤显示为淋巴瘤细胞宽环或晕圈样环绕上皮-肌上皮岛或扩张的导管,残留淋巴滤泡之间不断长出大片肿瘤细胞,而且最终滤泡取代了生发中心。生发中心细胞被淋巴瘤细胞替代称为滤泡植入,是MALT淋巴瘤的特点之一。
细胞学方面,肿瘤细胞的形态可象小淋巴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或单核细胞样B细胞。涎腺MALT淋巴瘤的特点是以单核细胞样B细胞为主。浆细胞分化是这种淋巴瘤常见的特点,象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但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通常伴随巨球蛋白血症,而且是以骨髓为基地的淋巴瘤,很少累及唾液腺。此外,散在性分布的转化的母细胞或中心母细胞经常出现。当大量的母细胞出现在MALT淋巴瘤时,认为是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而不是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
小淋巴结可埋入腮腺,而且在髓区可能包含涎腺导管和腺泡(图40.6和40.7)。然而,淋巴结通常由包膜样结构与剩余腮腺组织分开。淋巴瘤可发自腮腺内淋巴结,而且要与原发涎腺淋巴瘤加以区分。MALT淋巴瘤是原发性涎腺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但滤泡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淋巴瘤可见于腮腺内淋巴结中。
图40.6腮腺内淋巴结与涎腺组织被纤维包膜分开。注意:视野右上角有一生发中心(HE×10)
图40.7腮腺内淋巴结含许多涎腺导管(HE×20)
免疫组化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均显示轻链限制,可帮助MALT淋巴瘤区别于MESA[4~6]。然而,免疫球蛋白染色可能不确定。在这种病例中,bcl-2阳性则为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其他B细胞抗原如CD19、CD20、CD22和CD79a也阳性。CD5、CD10、CD23、bcl-1和bcl-6阴性反应可用于排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