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国药动保rdquo推荐

2021-3-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摘要

年5月,河南新密某养猪场连续有几头仔猪突然发病,其中2头急性死亡,腹腔内有大量网状纤维素性物质覆盖。为确诊病因,采集病料,经过常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和PCR检测,成功分离并鉴定为猪链球菌。选择10种抗菌药物,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均敏感,对氯霉素、林可霉素耐药。本次试验对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腹膜炎型;诊断与防治;药敏试验

猪链球菌病是链球菌属中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马链球菌类马亚种、Lancefied分群中D、E、L群链球菌以及猪链球菌引起猪的疫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脓肿、脑膜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等症状,其中,猪链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致猪链球菌病最主要的病原。

根据猪链球菌病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5种血清型(血清型1~34和血清型1/2),其中致病力最强的猪链球菌病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伤口等途径感染人,从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潜在的危害。在荷兰,猪链球菌2型引起各类临床症状中,42%为肺炎,18%为脑膜炎和心内膜炎,10%多发性浆膜炎。猪链球菌病常常与其他猪病如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增加诊断难度,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全国各地时常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但是未见腹腔浆膜炎型猪链球菌病的报道。

年5月,河南新密某养猪场,饲养黑猪19头,体重40kg左右,1周之内,连续5头仔猪发病,使用头孢噻呋钠,治愈3头,死亡2头。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食欲下降,甚至不食,病初粪便干结,后期腹泻。病死猪剖解,可见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图1、图2)。

图1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

图2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肺脏出血(图3),肝脏、脾脏、肠道表面大量蜘蛛网状的纤维素性物质覆盖(图4、图5)。

图3肺脏出血

图4肝脏、肠管覆盖纤维素性物质

图5脾脏、肠管覆盖纤维素性物质

为了诊断与控制该病,课题组采集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

胰蛋白大豆琼脂(TSA)、胰蛋白大豆肉汤(TS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5%鲜血琼脂平板、脑心浸液肉汤、2xPCRTaqMasterMixwithdye、DNAMarkerDL、核酸染料、各种药敏片、快速革兰氏染色液。

1.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肺脏、心血,或者棉签直接涂抹肝脏或者脾脏浆膜面,接种于TSA琼脂平板(含终浓度为5%的新生牛血清、10μg/mLNAD),37℃培养24~48h,进一步纯化传2~3代。将分离菌株,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48h,观察生长情况。

1.3染色、镜检

取洁净玻片,滴一滴无菌蒸馏水于玻片中央,挑取纯化后的分离菌株单菌落,涂抹于蒸馏水中,混合,自然干燥后,火焰上固定,按照快速革兰氏染色说明书要求,进行染色。油镜下,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

1.4PCR检测

将分离菌株接种于TSB(含终浓度为5%的新生牛血清),过夜培养,水煮沸法提取分离菌株DNA模板。参考文献合成一对链球菌扩增特异性引物(P1:GCAGCGTATTCTGTCAAACG,P2:CCATGGACAGATAAAGATGG,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为bp),采用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后,凝胶成像系统检测扩增条带与预期大小是否一致。

1.5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将分离菌株接种于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中,37℃过夜培养。比浊法将菌液浓度,先调整为0.5麦氏单位(1.5×CFU/mL)。用灭菌棉签,蘸取稀释好分离菌液,紧贴试管内壁在液体上方旋转拭子数次,这样能除去棉签上多余的液体,然后均匀涂抹于血琼脂平板,盖子可半开3~5min,使得琼脂吸取多余水分。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上,药敏片之间的距离以1~2cm为宜,药敏纸片距平皿边缘约1.5cm,置于37℃培养箱培养18~24h后,测定抑菌圈的直径。参照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手册解释标准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2结果

2.1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无菌采集肺脏、心血,或者棉签直接涂抹肝脏或者脾脏浆膜面,接种于TSA琼脂平板,37℃培养24~48h,生长为圆形、白色、针尖大小菌落,菌落很纯,无杂菌(图6)。将分离菌株,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后,同样生长为圆形、针尖大小菌落,呈α溶血(草绿色溶血)(图7)。

图6TSA平板白色、圆形菌落

图7血琼脂平板生长的圆形、

白色、α溶血菌落

2.2染色、镜检

将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后,油镜下放大倍观察,菌体呈革兰氏阳性,球形,链状排列(图8)。

图8分离菌株革兰氏阳性,球形,链状排列

2.3PCR检测结果

水煮法提取DNA模板,采用PCR法扩增猪链球菌特异性片段,扩增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图9)与预期大小bp一致,表明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

图9分离菌株PCR鉴定结果

2.4药敏试验结果

选取10种抗菌药物,采取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喹诺酮可药物、大环内脂内药物均敏感,对林可胺、氯霉素类药物耐药(表1)。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养殖户选择头孢噻呋钠治疗,应该是可行的,因为头孢噻呋钠一般比青霉素类药物更有效。

3讨论与分析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上广泛分布,在临床上主要引起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化脓型。本次病例,通过细菌分离、染色镜检形态观察和PCR检测,确诊为猪链球菌病;根据腹腔肝脏、脾脏和肠管覆盖大量纤维素性物质,判定为浆膜炎型猪链球菌病。该类型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应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重视,注意鉴别诊断。

通过药敏试验,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由于氯霉素在我国禁止使用,推测与氯霉素同类的药物氟苯尼考对分离菌株具有耐药性,如果使用这些药物治疗,会导致治疗失败;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均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我们指导养殖户,强力霉素拌料饲喂5~7d,发病猪只使用大剂量青霉素肌肉注射,很快控制病情。

本次试验中,选择TSA琼脂平板(含终浓度为5%的新生牛血清、10μg/mLNAD)作为分离病原菌的培养基,是因为该培养基适合多种猪病原细菌的生长,例如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试验中均未分离到上述病原菌,进一步确诊本次发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无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

本文选自《猪业科学》年第1期“猪场兽医”栏目:P76-78(版权归《猪业科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更多内容可见网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yyzn/12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