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ldquo吸rdquo
2021-7-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喜大普奔的双节长假,终于于于于来了!除了诗与远方的召唤,还有猫主子~喵~终于可以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爽~爽~燃鹅~事情似乎发生了变化!最近,医院感染二科连续收治了两例特殊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肿大或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同时出现发热。经高通量检查确诊为“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猫抓病”。
案例一
17岁的陈姑娘是在疫情隔离期间,与家养的可爱猫咪玩得不亦乐乎,却不小心被抓伤左臂,留下道道血痕,当时并不在意的她在事发1周后出现左侧腋窝多个肿块,随之左上臂外侧也出现肿胀,伴有波动感,外院曾有消炎药治疗,但肿物似乎越来越大,直至鸡蛋般大小,吓得花容失色,赶忙转到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
B超提示腋窝及左上臂囊肿形成,李星华主治医师通过左上臂囊肿穿刺,竟抽出约15ml黄色脓性液体,经脓液PMseq?病原学高通量检测48小时立刻确诊为“汉赛巴尔通体”,因此诊断为“猫抓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快速出院。
案例二
相隔一周,28岁黄姑娘也因“右侧腋窝肿痛”来感染科门诊就诊,黄明星副主任医师细心查体发现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明显,且有明显触痛,但该患者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仔细询问病史过程中得知一周前被野猫抓伤右手。在超声科协助下完成腋窝肿大淋巴结组织穿刺活检,送检淋巴结组织行PMseq?病原学高通量检测,同样发现为“汉赛巴尔通体”,确诊“猫抓病”,经阿奇霉素治疗后康复出院。
猫抓病是什么病?
猫抓病又名猫抓热,全称猫抓病性淋巴结炎(catscratchdisease(CSD))。是一种以人局部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其背后的“真凶”,是一种名为“巴尔通体”的棒状小杆菌,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汉塞巴尔通体(Bartonellahenselae)和克氏巴尔通体(Bartonellaclarridgeiae)。
猫是汉塞巴尔通体主要宿主,病原菌存在于口咽部,猫受染后可形成菌血症,并可通过跳蚤和扁虱等寄生虫在猫群中传播,被猫抓伤或咬伤则可导致该病原从猫传播到人。病菌可通过跳蚤和扁虱等寄生虫叮咬使猫感染。
猫抓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猫感染了该病菌其本身一般不会表现感染的症状,人类如果不慎被猫抓伤感染本病,免疫功能良好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感染,而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将可能出现症状甚至死亡。典型临床特征为被猫抓伤10-14天后局部发炎、单侧淋巴结肿大、发烧、不适并持续数周。一般为良性自限性,但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全身性损伤,如肉芽肿性肝炎、肝脾肿大、神经炎及脑膜脑炎等。
有小情绪的猫猫
对于猫咪来说,预防猫抓病的重担理所当然落在了自家主人身上,要想“吸猫”无忧,主人们还需为自己的猫咪做好以下几点。
1、驱虫、驱虫、驱虫!
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要有效预防本病,必须对猫主子们做好驱虫!
2、尽量减少猫咪接触病原的几率
尽量减少猫咪的外出,减少猫咪与跳蚤接触的几率,同时也要避免他们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
3、为猫咪进行人畜共患病筛查
由于大多数猫咪感染后并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可以对家养猫(尤其是有流浪史的猫)进行人畜共患病-“猫抓病”病原体检测,采集外周血液进行巴尔通体的PCR检查。
对于人类来说
1、定期为猫咪修剪指甲
2、爱抚猫咪后,请用肥皂水洗手。特别是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
3、如不慎被猫咪抓伤,须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部,并进行消毒。如果之后出现淋巴肿大、畏寒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将被猫咬或抓伤的病史告诉医生,以利于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4、不要让你的猫咪舔舐你的伤口
5、不要随意与陌生、流浪猫咪接触。如领养流浪猫,需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及人畜共患病筛查。
这里首先要提示主人的是,并不是所有人被猫抓伤都会患上猫抓病,大可不用谈“抓”色变!汉塞巴尔通体是一种机会致病菌。相对来说,儿童、有先天性或后天免疫缺陷的病人通常有更大几率会被感染,或者正常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能感染。
但即便自家猫咪处于巴尔通体携带状态,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则无需担心,只需要密切观察,避免并发感染。
总之,猫咪携带该病原并不可怕,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让猫咪学会温柔的和家人玩耍,如果不慎被抓,按照上文说的方法及时处理就好啦~
疫情阶段性过去了,我们要享受难得的假期,
休整之后,还要继续复工复产。
与爱宠玩耍,
也要记得保护自己,
防止猫抓病!
文章转载自:中大五院感染二科宠物传染病知多少:深圳女子养鹦鹉险丧命,华大基因病原微生物检测快速查明"真凶"应用案例宏基因组测序助力精准诊断重症恙虫病东方体感染26岁男子脑中布满虫子!居然是“喝水”惹的祸……重磅发布
华大因源高、中、低配四款病原核酸检测产品上市!推动变革感染性疾病防控新模式-END-更多华大基因、生命健康领域信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