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关爱春季育儿小贴士,致敬ldqu

2021-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s://m-mip.39.net/nk/mipso_9392527.html

3.8女神节

节日快乐

“HappyWomensDay”

致敬每一位“超人”妈妈

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小确幸”,

孩子们的成长更是牵动着妈妈们的心。

春生万物,

春天是小朋友们精力旺盛的时刻,

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机。

然而,许多细菌、病毒也“跃跃欲试”。

以下这份预防小常识,

献给温暖如水的妈妈们!

PART.01

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当孩子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口腔出现疱疹等症状时,家长们要予以重视,及时送医。确诊后要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

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3.不带孩子去到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要定期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按免疫规划的程序来接种麻疹疫苗。

2.尽量少带孩子去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要让孩子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2~5月)比较常见,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由于是传染性疾病,确诊后患儿需要进行隔离。

预防:

1.在身边出现感染患者时,一定不要让孩子进行接触,防止被传染。

2.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水痘

水痘是0~6岁孩子常见传染病之一,常发于春秋季。它的传染力非常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其最开始的特征表现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

预防1.要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儿童进行接触。对已接触的易感儿,要实行检疫3周。2.注意房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

3.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风疹

风疹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预防:1.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PART.02

春季常见过敏性疾病

除了上述这些传染性疾病,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由于春季空气较为干燥,再加上风大,导致花粉、柳絮、粉尘等飘散在空气中,是易过敏体质的儿童极易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炎、皮肤病、结膜炎等。

·关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孩子对尘螨过敏,家长们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打扫卫生,防止灰尘堆积。

2.外出时,一定要让孩子佩戴适合的口罩。在预防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防止空气中大量的漂浮物吸入鼻腔,产生过敏症状。3.避免让孩子用鼻子去闻花,不让孩子去采摘花草。4.在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利用下面这样活泼欢快的手指谣,让孩子们了解疾病预防的小知识哦~视频来源:幼师口袋发布者:Yao.视频来源:幼师口袋发布者:蔡蔡老师PART.03

预防小常识

·衣

初春时节有时还会有寒潮来袭,冷空气南下导致迅速降温。有的家长认为,等冷空气来了再添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医学专家指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的时间、降温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往往在冷空气到达前就进入发病高峰。

因此,天气预报冷空气来袭之前的24~48小时,就应该开始给孩子添衣了!

·食

春天天地万物萌芽,阳气升发,儿童饮食以“健脾扶阳”为原则,多吃鸡鸭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时令蔬菜瓜果。少吃生冷、油炸等食物。

·住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小孩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春天各种各样微生物席卷而来,要确保住所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并留意常常开窗通风。

·行

经常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以及免疫能力的方法之一了。春天的时候气候适宜,阳光灿烂,常带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能够增强幼儿的抗病能力,改善体温调节功能,同时更好的适应多变的温度,避免病菌的侵袭。

为了让孩子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健康成长,

我们一起努力,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内容参考:幼师口袋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yyzn/12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