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春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

2021-1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早期图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224/4342824.html

春季传染病预防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肠道传染病等。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园内清洁消毒工作,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进行七步洗手法。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注意加强孩子体格锻炼,注意运动后出汗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幼儿在家休息。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按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春季常见传染病与预防

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有流感、风疹、麻疹、腮腺炎、流脑、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会通过口、鼻、眼的分泌物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结膜炎。 

预防措施:

1、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

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3、饮食上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麻疹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之一,主要通过飞沫或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都存在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措施: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接种麻疹疫苗。

2、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进行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表面发热。用手按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一般4~5天逐渐消退。同时会伴有发热、畏寒、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3、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4、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常有骤起高热(39-40℃)、头痛、颈项痛、呕吐等症状,大多数在起病的数小时内可在皮肤及其黏膜上出现瘀点、瘀斑。

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最重要。

2、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经常通风,勤换、晒衣被。

5、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

主要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多消毒。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4、定期对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5、不去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主要症状:

高热畏寒、舌头红肿突出,同时伴咽痛或咽颊炎、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全身尤其是上胸部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及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刷牙洗澡,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

4、饮食清淡,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小儿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关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孩子对尘螨过敏,家长们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打扫卫生,防止灰尘堆积。

2、外出时,一定要让孩子佩戴适合的口罩。在预防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防止空气中大量的漂浮物吸入鼻腔,产生过敏症状。

3、避免让孩子用鼻子去闻花,不让孩子去采摘花草。

4、在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春捂秋冻.少生杂病

小心“倒春寒”

春季万物复苏,上一刻还暖融融的天气,下一刻也许就吹起了冷风。忽冷忽热,孩子无法抵御冷暖变化,过早脱掉棉衣,冷风会长驱直入,使孩子受寒生病。

顺应人体规律

春季万物复苏,孩子的身体也一样,原先处于“冬眠”的各个器官开始活跃起来,毛孔也张开,如果不注意,孩子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甚至给关节炎等疾病埋下引子。

增强免疫力

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孩子免疫系统。衣服穿的厚,才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科学春捂.拒绝盲从

注意气温变化

注意8℃与15℃温差在8℃徘徊,早晚温差大仍需“捂”一“捂”,就算气温回升后,还应再捂7天左右。

如果气温高于15℃应给孩子脱掉冬天的外套,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对人体健康不利。

把握孩子体质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孩子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如果身体出汗,不妨早点换装。

重点护好“手足”

宝宝头颈暴露在外,下身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护好这两大部位,可以避免寒气入体。

穿衣“上薄下厚”

“寒从脚起”孩子的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而上身可以选择一件容易穿脱的外套,既挡风又透气。

温馨提示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相信与小天星家园携手一定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尽享快乐明媚的春光!

THEEND

联系

(陈园长)

园址:赛岐凯旋街新华路一

巷20号D

我在这里等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yyzn/13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