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峰教授EBV感染的现状与治疗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访谈嘉宾华中医院周剑峰教授您认为EBV慢性持续感染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周剑峰教授:EBV病毒年首次发现,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是一种致癌病毒。主要引起三类肿瘤:鼻咽癌、胃肠道肿瘤和淋巴瘤。EBV与淋巴瘤发病的关系很明确,主要原因是病毒在细胞内长期存在,会产生很多致癌物质。我们正在寻找一些EBV相关肿瘤特殊标志物。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有哪些分类?周剑峰教授:关于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分类方法很多,从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来看,在70~80种的淋巴瘤中,EBV感染相关的淋巴瘤约占20~30种,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基本所有类型的淋巴瘤都有可能发生。请您谈谈EBV感染的治疗策略?周剑峰教授:EBV感染者是非常大的异质性疾病群体,通过体检发现EBV病毒阳性率约达30%,高载量约达15%,其诊断和治疗不容忽视。治疗EBV感染应该有一个筛选性治疗的过程,对于免疫功能的低下所导致的EBV感染者,进行1~2月的治疗,基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无效患者的治疗则会比较复杂,可能涉及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V感染。临床上常用的GM-CSF除了升高白细胞外,还是一个非常强的免疫佐剂。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在整个免疫调控过程中非常关键,GM-CSF作为免疫佐剂能激活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在临床实践中,GM-CSF作为一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约80%~90%的EBV病毒可以得到清除,对于早期感染的病人,EBV病毒的清除非常重要,避免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建议用法:GM-CSF每周μg,一周一次,根据宿主的免疫功能的状态决定是否停药。目前国内EBV感染人群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周剑峰教授:我国EBV病毒感染人群庞大,而及时清除EBV病毒至关重要。一旦转变为EBV慢性活动性感染就会变成严重的问题,此时淋巴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会提高,且EBV慢性活动性感染本身治疗难度非常大,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应重视。目前,对于EBV感染的治疗经验、理念和方法还不成熟,需要提出一套系统的处理措施。
嘉宾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血液科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院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常委,中国基因治疗协会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任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评委。
点击阅读:
郭军教授:细胞因子——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石
黄慧强:GM-CSF联合传统方法治疗淋巴瘤可行有效
于金明院士:肿瘤治疗新趋势——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郭军:免疫治疗时代中细胞因子的角色
黄慧强:GM-CSF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搭档
肿瘤免疫治疗的助燃剂!CSCO特宝生物卫星会召开!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