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相关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
在超声检查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超声最常见表现,那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典型表现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咽痛、倦怠不适,继之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约20%的病儿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腹痛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变主要侵及末端回肠的一组淋巴结,故以右下腹常见,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最敏感的触痛部位可能每次体检不一样,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不似急性阑尾炎时固定,并且程度较急性阑尾性炎轻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偶可在右下腹部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有些患者可能并发肠梗阻,应注意观察。
年龄较小患儿在临床上出现与阑尾炎相似的症状,但病情较轻,而无腹肌紧张者,应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经过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等治疗后腹痛可明显好转,无需手术治疗。但有时很难与阑尾炎鉴别,治疗观察症状不见好转者宜手术探查。
腹腔少量积液
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起病后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高。病理表现为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但培养常为阴性。大、小便常规均正常。
(二)其他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表现为腹腔肠系膜增厚,并可见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大小不等,多位于右下腹,其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质分界清,呈低回声,其内回声均匀,腹腔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并可鉴别急性阑尾炎、盆腔炎、卵巢疾病。
并发症
本身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因患儿多有呕吐、进食少,故水,电解质紊乱常见;有些患者可能并发肠套叠,并发肠梗阻。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