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e连线大咖有约MDT会议
2020-9-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415/7057267.html
OncologistLink
链接·交流·合作
年5月22日,由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e连线-大咖有约肝胆胰肿瘤线上MDT学术活动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上海和山东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海军军医医院杨甲梅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特邀嘉宾有海军军医医院王葵教授、医院周旭教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黄杨卿教授、上海中医院罗运权教授以及他们各自的MDT团队。
海军军医医院
会议主席--杨甲梅教授
本次会议共讨论了四个精彩病例,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1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术后复发综合治疗(视频:00:08:30)
第一个病例是由海军军医医院王葵教授团队的张磊教授分享的一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术后复发综合治疗。男,62岁。既往乙肝、高血压病史。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诊疗过程
病史简介
体检发现肝占位1周余
乙肝五项:小三阳
AFP78.3ug/L
PIVKAmAU/ml
HBVDNA1.39E+03IU/mL
肝脏MRI:肝S8段HCC(38×21mm),肝硬化伴肝硬化结节。
入院诊断
原发性肝癌(右)
肝炎后肝硬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
高血压病1级
诊疗过程
右肝肿瘤切除+门脉癌栓取栓术(术中发现门静脉右前支分支癌栓)
术后病理:1、(肝中叶)肝细胞癌,粗梁型,III级,MVI分级=M1;2、混合结节型肝硬化
免疫组化:Hep-1(-),Arginase(+),CD10(-),GS(-),CD34(+),HBsAg(+),GPC-3(+),CK7(-),CK19(-),BSEP(-)
术后预防性TACE
肝内多发结节状肿瘤染色及紊乱血管
碘油10ml+吡柔比星30mg
微球少许+明胶海绵颗粒少许
术后复发:索拉非尼
联合靶向药物、增强免疫力治疗
影像学(.11.04)
影像学(.05.18)
病史小结
本病例讨论点:
1
如果该患者出现进展,后续治疗选择
总结观点如下
壹
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若该患者出现进展,可以尝试瑞克菲尼的治疗,也可以联合PD1的治疗。
海军军医医院
——主会场
病例2肝内胆管细胞癌治疗病例(视频:00:32:00)
第二个病例是由医院周旭教授团队的牛哲禹教授分享的因“查体发现肝占位1周余”于年5月25日入院就诊的59岁男性患者张某某。患者未诉不适,自诉无腹痛腹胀,无寒战高热等症状。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诊疗过程
病史简介
上腹增强MR(.05.22)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大小约15.5×11.1cm;腹腔、腹膜后及右侧膈肌脚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灶,考虑囊肿。
初步诊断
既往史:30年前因“右侧输尿管结石”行手治疗,有输血史;“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5年余;自诉1周余前查血发现“乙肝小三阳”。
专科情况:右侧腰部可见斜行手术瘢痕,长约40cm,无右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未及异常包块,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患者于.05.28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肿块位于右肝,质地硬,呈外生性生长,部分侵犯膈肌。
故行右半肝切除术+膈肌部分切除术+修补术。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ml。术后安返病房,给予对症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并于术后第7天顺利出院。
病理结果:1、(右半肝)胆管细胞癌,中分化,切面积10×10cm,伴坏死,累及肝被膜;肝组织切缘未查见癌;2、(膈肌)送检肌肉组织内查见腺癌;慢性胆囊炎,胆囊颈周围淋巴结(2枚)未查见癌。
1.肝右叶占位
2.肝多发囊肿
3.窦性心动过缓
4.乙肝病史
5.右侧输尿管结石术后
诊疗经过
复查腹部增强CT(.08.28)示:肝右叶肿瘤切除术后改变;右心膈角、肝心间隙、下腔静脉旁、肝门区、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腹腔少量积液;符合肝囊肿CT表现;
患者开始行日达仙治疗,1支biw
患者于术后第7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01.08)示:
肝右叶肿瘤切除术后改变;右心膈角、肝心间隙、下腔静脉旁、肝门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未见明显变化,建议随访;肝囊肿。
.02.28第二次入院,于当天行“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化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04.03第三次入院,于隔天行第2周期“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05.06,术后11个月于山东影研所复查全腹增强CT
影像学表现:肝癌术后,肝右叶缺如,残肝左叶体积增大,饱满,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门区、腹膜后及膈上前下纵膈、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周围、右前心膈脚处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约2.1×4.5cm,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呈融合状。
影像学诊断:符合肝右叶肝癌术后,肝门区、腹膜后及膈上下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CT表现。
本病例讨论点:
1
患者TMB-H、MSS,后期能否考虑免疫联合治疗,最佳联合方案?
总结观点如下
壹
因为患者有超进展基因,所以单纯的PD1类制剂不行。可以换一个化疗方案联合PD1,或是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两种方案的选择主要看患者耐受情况。
医院——分会场
病例3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一例(视频:00:58:00)
第三个病例是由上海中医院罗运权教授团队的陈佳骏教授分享的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一例。53岁,男性患者,祝某。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诊疗过程
病史简介
总结观点如下
壹
对于寡转移的病灶,对于肠癌来说,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
贰
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在直结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治疗后,做到了R0切除以后,一般来讲,在没有可视病灶的情况下是不主张再用靶向药物的。因为没有可视病灶很难去评估疗效。
上海中医院——分会场
病例4综合治疗左肝巨大肿瘤一例(视频:01:27:00)
第四个病例是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黄杨卿教授团队的陈晹教授分享的主诉为“右上腹痛1月,2周前肝癌破裂外院行TACE治疗”入院就诊的71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诊疗过程
病史简介
外院CT示:肝左叶巨大占位,肝右叶肝内胆管扩张、腹水
既往史:高血压、否认肝炎史(HBsAb、HBcAb阳性)
个人史:否认抽烟、饮酒、长期服用药物
家族史:无
肿瘤指标:AFPng/ml、CA.1U/ml
入院腹胀明显,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穿刺引流暗血性腹水ml,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后腹水转为淡黄色,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
血红蛋白g/L血小板*/L
ALT64U/LASTU/LTB39.88umol/LDB29.48umol/L
ALB27.8g/LPAB81mg/L
Na+.07mmol/LK+2.84mmol/L
PT14.7sAPTT45.6s
ICG31.8%
影像学检查(年8月)
CT报告:右肺中叶下叶感染伴节段性肺不张;左肺下叶慢性间质性炎症;心包前缘少许积液;肝左叶巨块型HCC,门静脉增宽;肝右叶胆管胆总管扩张;腹腔少量积液。
MRI报告:肝左叶巨块型HCC;肝右叶胆管轻度扩张;腹腔少量积液。
初步诊断
肝左叶HCC介入治疗后
梗阻性黄疸
肺部感染
腹水
贫血
低蛋白血症
电解质紊乱
高血压
诊疗过程
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术后病理:22*18*10cm;肝细胞癌Ⅱ-Ⅲ级;MVI=M2;肿瘤累及被膜;G1S1
术后复查:
术后第8天出院
腹腔引流管拔除、T管夹管
无发热腹痛胆漏
转氨酶、胆红素、蛋白恢复正常
1月后入院行预防性介入,肝内未见肿瘤染色
AFP变化情况:
复发部位:
胸部CT:
体会
1.第一肝门阻断+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效果确切
2.倒T型切口可获得良好暴露
3.肿瘤破裂出血二次手术可获得根治效果
4.阻黄的病人ICG不作为主要判断标志
5.综合治疗可使患者最大获益
总结观点如下
壹
大肝癌手术后经常会出现肝脏本身没有复发,但出现肺转移。是否是术前就出现的肺转移,需要在患者术前做CT从而排除远处转移。
贰
目前阶段先维持治疗,大肝癌术后需要预防复发的风险。降低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后期可能需要内科介入,方案的选择很多,综合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方案。
上海市公共临床卫生中心——分会场
此次e连线-大咖有约肝胆胰肿瘤线上MDT学术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在杨甲梅教授的带领下,来自上海和山东的医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了4个精彩病例,并就一些诊疗方面的疑点难点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肺癌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诊治规范。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