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并文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期,首都医科大医院老年医学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指出,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减少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并改善预后。该文发表在年第08期《北京医学》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7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并总结相关文献。
7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57岁,均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4例患者在确诊艾滋病后8~24个月内出现淋巴瘤相关症状,3例患者在淋巴瘤诊治过程中发现HIV感染。原发部位分别为颌下淋巴结、胃部、牙龈、腹股沟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4例有结外受累,以胃肠道为主。7例患者合并症少且未合并其他机会感染,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就诊时均未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细胞数~/μl,平均个/μl。HIV病毒载量1×~3.5×拷贝/ml。7例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除1例放弃治疗外,6例患者同时接受淋巴瘤化疗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其中1例同时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化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均未测出,CD4+T细胞数明显上升。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白癜风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