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这家大医院,一个月治了近20起接

2019-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接吻病”你听说过吗?平常我们爱孩子,看到可爱的宝宝有时真的会忍不住想去亲他一下,可是宝宝年龄尚小,抵抗力差,你这么做可能会让他生病或者不舒服哦。

“接吻病”患儿最近数量剧增

最近,一个两周岁的小男孩,发热,淋巴结肿大,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过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来,到医院就诊,进行了血常规、肝功、异淋等检查,结果显示异淋大于10%,转氨酶增高,肝功能受损等。随后,小男孩被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最近一个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数量剧增,住院的五六十人中,约三分之一患儿为此病。这个病,被医生们简称为“传单”,也被俗称为“接吻病”。这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怎么预防?医院儿科主任王淑玉、儿科护士长高青给大家做出了详细解答。

学龄前与学龄儿童易中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以侵犯淋巴系统为主。

这个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现在天气热有利于这种病毒的传播,导致孩子患上“接吻病”,患病主要途径是通过亲密接触,唾液传播。所以,大人一定尽量不要亲吻孩子。

此病急性或隐袭起病,半数有前驱症状,继之有发热及咽痛,全身不适、恶心、疲乏、出汗、气促、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典型症状:发热、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专家介绍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广大家长要多留心观察。

1、发热: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定,持续约1周左右,发热虽高,但中毒症状却较轻。

2、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多见于颈后区淋巴结,双侧可不对称,但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淋巴结一般呈轻、中度肿大,直径在3~4cm以上者少见。质地中等,分散无粘连,压痛不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

3、咽峡炎:最常见为咽峡部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少数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扁桃腺表面可有厚霜样渗出物,少数有假膜形成。部分患儿在口腔软硬腭交界处有针尖样大小出血点。

4、肝脾肿大:脾肿大常见,肿大程度轻重不等,一般在肋下2~3cm可触及,偶可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肝肿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重者可发生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

5、皮疹:少数病例在病后4~10天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可为丘疹、斑丘疹,类似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3~7天即消退,消退后不脱屑不留色素。

如何预防和护理

家庭护理:注意卫生,减少活动

专家表示,这个病常为自限性,若无并发症,则大多预后良好,目前本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那么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对症处理:减少活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给孩子勤测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多饮水,38.5℃以上及时用退烧药。密切观察孩子有无高热惊厥现象。

2、促进舒适,合理喂养:房间每日上下午通风半小时,减少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供给清淡易消化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豆浆、米粥、鸡蛋羹等,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3、皮肤护理:如孩子出现皮疹勤换衣物,衣物要柔软,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4、限制活动:脾脏显著肿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

5、心理支持:孩子可能因住院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此病并不可怕,预后良好,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哭泣,避免给孩子造成恶性刺激,应多给孩子讲一些小朋友勇敢之类的故事,增加孩子信心。

此病终归是感染引起,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宝宝免疫力,加强锻炼,才能更好地降低感染机率。

为了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千万别在乱亲孩子了,

快快ZHUAN发告诉周围的人吧。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陈雪通讯员张彬楠

编辑/王亚伟

赞赏

长按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zzbx/9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