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黑白底片里的悲与喜
2019-4-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透视人体的超能力,是如此强大又教人着迷。我们若想要驾驭这样的超能力,取其善而减少伤害,需要的便是更正确的认识及更多的智慧!”--刘育志,白映俞
秋初的晚上,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气温在25度左右,凉风习习,晚饭后散步,经过健身中心门口时,见到熟悉的倩影,招牌的小麦肤色,乌黑的秀发,贴身的运动装凸显那充满活力的完美的身体曲线,是小黑,大家都这么叫她,健身中心的瑜伽教练,喜爱运动,阳光自信。
小黑正低着头走出大门,我上前跟她打招呼:“小黑,晚上好!这么晚回家?”
“是啊!姐,瑜伽课刚结束,这么巧。”她说,看上去有些累。“是不是累了,还没吃晚饭?你蛮辛苦的。”“也还好,正好有点小问题问你。下课沐浴时,我触碰到右手臂腋下皮肤凸起,硬硬的,有些痛感,不知是什么,我还想找你问问。”
“你有没有发热?还有其他不适吗?”
“没有发热,也没其他不好。可能是我这些天工作忙一些。”
“要不让我帮你看看?”
“不用了,我急着回家,我女儿在等我,正好周末在家可以休息两天。”
“那你好好休息,如有情况,下周一我上班,你可以来看看。”
“好的,谢谢你了!”小黑和我道别,我看着她曲线优美的背影,慢慢走远了。
再次见到小黑时,已是在我的诊室,她手里拿着她的检查结果。这是一张超声的检查报告,上面清楚地写着:右腋下淋巴结异常的肿大,建议穿刺活检。作为乳腺外科医生的我,首先怀疑是否是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是否是乳腺癌转移?于是,我希望小黑进一步全身检查,同时做一个小手术,那就是腋下肿大淋巴结的活检穿刺手术。
(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查)
小黑同意我的建议。很快,她完成全身检查和针对乳腺的一些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彩色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摄片,乳腺核磁共振扫描。同时,我也为她做了淋巴结穿刺手术,随后就是等待病理的结果。不幸的是,诊断报告提示小黑患了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癌。
当我把诊断结果当面告诉她时,还是没有最后确认是什么器官的癌症转移到腋下淋巴结。我对小黑说:“有很多的器官发生肿瘤时会出现腋部淋巴结的癌转移,可能是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胃癌,肠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等,不过,病理科医生有办法,他们会进一步对癌细胞做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以明确癌的组织来源和分子学类型。”
“可是我的全身检查,那些黑白片并没有发现有异常?这又怎么解释?”小黑一脸疑惑。
“有些癌症在病灶很微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所以,我们在一些黑白片里根本发现不了肿瘤,但已先发现淋巴结肿大了。”
“那该怎么办?”
“虽然你的情况很少见,诊断上有困难,但也许癌就躲藏着,和我们玩捉迷藏,我们还是要尽可能找到原发的病灶,明确癌症来源。如果可以看见有肿块在底片上显像,哪怕是微小的影像,可以取到乳腺癌的病理证据,这样对后续的治疗帮助更大。”
三天后,我读到小黑腋下淋巴结的免疫组化病理学诊断报告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解释了我最初的怀疑,小黑的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元凶90%可能是她同侧乳腺发生了癌症。
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它从哪里来?虽然怀疑它来自乳腺,但没找到乳腺组织中任何的蛛丝马迹,总有什么原因?好像哪里出差错了?还是再努力一把,把癌的源头找出来。于是在我的推荐下,小黑做乳房的PET,一种医学精准时代的乳腺检查技术,更精准地发现定位和诊断乳腺病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影像证据。
(乳腺的核磁共振扫描)
这还只是一个悲喜交加故事的开头。
“悲”的是乳腺PET发现小黑右侧乳房深处一枚3mm的可疑癌灶。
“喜”的是找到了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器官是小黑右侧乳房。
“病灶就在右乳内上方深面,还不大,乐观地考虑,如果是癌,也可能是预后好的类型,所以活检穿刺还是必须的。”我收到检查结果,在第一时间短信通知了小黑:“后续治疗是根据病理报告和目前的临床分期来制定的,有多种方案,你自己可以多了解,主意自己拿。”
“找到病灶是不是就可以开始治疗了?最近我情绪时好时坏。”小黑回复我。
“这是正常,别太担心,现在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很多,早期乳腺癌大多数可以治愈,在治疗同时更多考虑外观的美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找到元凶真不容易,我建议小黑做腋部的淋巴结清扫手术和右乳结节的切除手术,小黑没有同意,她请求我只给她药物治疗,而不做手术,她还是害怕,害怕创伤,害怕失去。
我尊重小黑自己的意愿,她开始了化疗,我们称之为新辅助化疗,四个疗程后,做乳腺PET的检查评估疗效,这次的黑白影像里那枚病灶和腋部肿大淋巴结消失了,癌是躲起来了,还是被机体打败了?小黑的治疗在临床判断为完全缓解。后来,小黑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和随访,至今五年,她还在做她热爱的瑜伽教练,不过,她现在教的是幼儿瑜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更是身心愉悦。
(乳腺癌的脑、肺、肝、骨的远处转移)
人的机体拥有一个全身的如同网络的淋巴系统,淋巴液在淋巴系统中的流动,如同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不仅传输液体,也起监视和免疫作用。人体患癌症,除了在患癌部位有类似肿块的表现,往往还会有淋巴结的肿大。癌症细胞的发生地就是它的故乡,而它通过淋巴管迁移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离乡背井,异地扎根是为生存并掠夺资源,消耗破坏人体。人体的淋巴系统就像机体的防御部队,淋巴结就像战斗的士兵,癌症在哪里出现,它们也在哪里出现,与癌作战,去包围癌,并欲消灭癌,所以就出现淋巴结肿大,它们是阻击癌症的斗士。
当乳腺癌发生时,当人还未察觉时,机体的淋巴系统已经开始察觉,腋淋巴结的肿大,与乳腺癌免疫机制有关,乳腺癌的抗原性在转移灶,也就是淋巴结内发生了改变,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控制了原发部位的发展,而对转移的淋巴结不起作用,所以在找不到原发灶时,转移的淋巴结已是明显肿大。这种情况认为是癌的侵袭性强,它的生长和刺激,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了乳腺原发病灶的生长和发展,这也就是小黑触不到乳房肿块,在乳腺的影像检查中发现不了癌灶的原因。
乳腺癌的影像检查,包括B超,X线钼靶,CT,MRI,一张张黑白片,提供给乳腺专科医生在诊断乳腺疾病的影像学依据,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为它们除了有能穿透人体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具有“对比”的能力,在黑白影像中可以看见不同器官因密度不同而呈现的不同层次的黑白色彩,而显影剂的加入,使黑白更为分明。因为这些仪器的帮助,外科医生在治疗选择上有了更多的余地。
医学影像的进展,是近代医学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刘育志,白映俞在玩命手术刀一书中写道:“透视人体的超能力,是如此强大又教人着迷。我们若想要驾驭这样的超能力,取其善而减少伤害,需要的便是更正确的认识及更多的智慧!”乳腺PET检查,是新的诊断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分子影像,分析代谢学、生理学、生物学过程,在动态旋转的黑白底色之间,运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3D乳腺PET-CT扫描,巨细靡遗地呈现乳腺里的细微构造,寻找早期微小的恶性影像,精准定位深部的病灶。
(乳腺肿块在PET、MAMMI-PET、MRI中的影像对比)
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人类在医学相关科学领域的超越的想象成就了卓越的高精尖的影像技术。小黑通过乳腺PET检查后查到微小的癌灶,亦悲亦喜,虽说癌的踪影还不能百分百分辨,但它已是精准技术一枝秀,具有透视乳房的超能力,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相对于传统人体PET检测灵敏度更高,为外科医生的后续的治疗提供精准的影像学评估支持。
一个个透视的底片,
黑白里,光与影的共舞,
藏着无数生命的未知,
牵引着希望的眼,将悲喜见证,
有时清明,有时迷惑。
封面绘图:宋慧琦
文末题字:於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