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EB病毒
2020-9-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WooJinLee,MD,PhD,PhD,KwangHeeWon,MD,JaeWonChoi,MD,ChongHyunWon,MD,PhD,SungEunChang,MD,PhD,JeeHoChoi,MD,PhD,andMiWooLee,MD,PhDSeoul,Korea本期负责人:郑敏浙江大医院审校:陈浩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翻译:医院摘要背景:Epstein-Barr病毒(EBV)阳性常见于淋巴结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然而,尚无研究探讨EBV是否存在于皮损中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目的:分析皮肤AIT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评价皮肤组织EBV阳性率及其对AITL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皮损中EBV原位杂交情况,对皮肤AITL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6例AITL患者中,42例有皮肤表现。其中19例EBV原位杂交阳性。相较于其他皮损形态,如非特异性皮疹或紫癜样斑块,EBV阳性更常见于丘疹性和结节性病变。EBV原位杂交阳性与多形性、非典型的大淋巴细胞呈浅/深层密集浸润模式有关。皮损EBV阳性是AITL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局限性: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论:EBV阳性的AIT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EB病毒;结局;预后因素;皮肤;生存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