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技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详解
2020-9-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语
为医院同仁进行技术帮扶和指导,在术中默契配合,特总结普外科手术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手术入路总结如下:
一
解剖膜概念的理解
(1)所有腹腔内器官系膜的膜与腹膜(包括后腹膜)均来自中胚层,都由上面的浆膜(间皮细胞)和其下面的筋膜(结缔组织)构成。双层膜结构是理解膜解剖的关键。
(2)突入腔内形成的器官系膜在发育过程中,先后倒卧于后腹壁或其他器官或系膜上,形成膜床的背面(P面),外科手术时分离的是系膜的P面。
(3)倒卧在系膜床上的P面与系膜床上的浆膜面面相贴(bi-junction)而融合,如Toldt筋膜。在bi-junction边缘,往往看到被脏层腹膜所覆盖,好似3片膜交织在一起,称之为三三交汇处(tri-junction),即俗称"间隙"的组织解剖学基础,而bi-junction是间隙扩大后"神圣平面"的组织解剖学基础。
(4)当牵拉tri-junction两侧的系膜时,"覆盖"其表面的浆膜绷紧,形成"膜桥",其下是疏松的融合间隙。当切开膜桥浆膜,往往看到"天使的发丝",是进入恰当间隙扩大平面的稳定入路。
二
切除范围
升结肠癌切除范围
结肠肝曲癌切除范围
三
体位与占位
四
Trocar位置
镜孔位于脐下3-5cm,视患者身高个性化决定。
五
手术入路
1.头侧(腹侧面,即前面)入路:头侧较尾侧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更易操作。
2.尾侧(腹侧面和背侧面,即前面或后面)中间入路:更易找到右腹膜后间隙,并行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与高位结扎。
3.中间入路:应用最广。
五.1
头侧入路分解
1.通常沿胃大弯中点前下横行切开大网膜前叶[由胃系膜腹侧,即第1层与背侧(第2层)组成]进入网膜囊(其后壁,即为横结肠系膜腹侧,由大网膜前叶折返覆盖其上,第3层为网膜囊后壁,第4层与横结肠腹侧叶形成融合筋膜)。
2.寻找SMV的Henle干与SMA的结肠中动脉:
沿弓下向右横断大网膜前叶,将横结肠翻向下方,显露十二指肠降部与胰头,稍不慎可能扯断右结肠静脉,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亦可能损伤Henle其他分支,在止血过程中损伤SMV。即使顺Henle干分支找到SMV,继续向左寻找结肠中动脉亦很困难。因为其根部发出点通常距离胰颈下方2cm,这个区域常有SMV向左分支至胰颈或小肠,在寻找解剖过程中如不慎损伤,常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且难以彻底清扫胰颈至结肠中动脉根部间的淋巴脂肪组织。如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须经胃大弯弓上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分离,手术难度更大。
五.2
体尾侧入路分解
1.回盲部腹侧入路:
从回盲部腹侧回结肠血管下方横弧形自然皱折(即为小肠系膜根部投影线,从Treitz韧带到回肠注入盲肠部)切开腹侧膜桥(tri-junction)。
进入右腹膜后无血间隙;张力不够,则易进入系膜内。
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SMV),垂直投影线(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消失的内侧约1.0cm处)汇合。
2.回盲部背侧入路:
即将其翻向头侧,在右髂总动脉上方约1.0cm处可见所谓黄白交界线(即为肠系膜根背侧投影线),可透视到右生殖血管与输尿管横骑该血管。在其内侧横弧形切开该线,即背侧膜桥(tri-junction)。
进入右腹膜后间隙,向上锐性分离至胰头,可见内侧SMV右侧即可。
将回盲部放回原位,在腹侧回结肠血管下方横弧形自然皱折处切开,即与右腹膜后间隙相通,此时向内侧可轻易解剖SMV。
故将这两入路优点予合并,即先行回盲部背侧右腹膜后间隙分离至胰头,再转向腹侧行SMV及其分支解剖更合理。
3.横结肠系膜后间隙分离:
从头侧分离解剖胃网膜右动脉脉。
离断胃网膜右动脉。
进入胰颈前方的横结肠系膜后间隙。
由内向外向上,从右腹膜后间隙则进入胰十二指肠前方的横结肠肝曲系膜后间
隙。
结肠右静脉解剖并结扎离断。
结肠中动脉右支解剖并离断。
由SMV左侧切开壁层腹膜,其向上至胰颈与横结肠系膜背侧叶相延续,在距胰颈约2cm处可见结肠中动脉,此时进入横结肠系膜后间隙,予以淋巴结清扫高位结扎,续沿SMV与肠系膜上动脉(SMA)表面清扫软组织至胰颈,爬坡向上至胰颈表面,适时切开横结肠系膜背侧叶,向上可透视到横结肠系膜腹侧叶上方的胃大弯。
(2)由于Toldt融合筋膜由右半结肠系膜后叶与后腹膜相融合,走行至十二指肠边缘重新分离,原有的后叶与胰十二指肠前筋膜相延续,其与胰前筋膜之间,即形成横结肠肝曲系膜后间隙。而原后腹膜与肾前筋膜走向胰十二指肠后方,形成了原后腹膜与Treitz胰后筋膜之间及其与肾前筋膜间两个不同的胰后间隙。当沿右腹膜后间隙向上分离时,应在十二指肠边缘切开原后腹膜(即tri-junction),沿十二指肠表面进入横结肠肝曲系膜后间隙,避免进入胰十二指肠后间隙。
由于Henle干分支数量不定,其进入胰头的分支将横结肠肝曲系膜后间隙进行了多次分隔,故需将其所属分支全部走行分离显露后,再据术式(标准右半或扩大右半结肠切除)切断右结肠静脉或加上胃网膜右静脉。
避免在Henle干主干切断,以致行分离时易误伤进入胰头分支,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4.回结肠动静脉离断
在肠系膜下静脉根部离断回结肠静脉。
在静脉的上后方解剖回结肠动脉并离断。
五.3
中间入路
1.先解剖回结肠血管:首要步骤是解剖、结扎回结肠血管以及肠系膜上血管的其他属支,这样也阻断了肿瘤的饲养血管,符合肿瘤外科的手术原则。
2.再解剖肠系膜上血管,然后将右结肠系膜(包括系膜前叶和后叶)向外侧掀起:进一步提起回结肠血管,在其下方剪开右结肠系膜前叶,可以容易地找到Toldt间隙,这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重要的起始"点"。在完成"点"的解剖后,可沿回结肠血管根部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和动脉,在剔除其表面的淋巴脂肪组织后,将肠系膜上静脉(尤其是外科干)裸化,完成从回结肠血管到结肠中动脉根部这条"线"的解剖。
3.最后游离右结肠旁沟和胃结肠韧带,完成整个右半结肠及其系膜的游离:将肠系膜上血管向右半结肠的属支血管离断后,亦即离断了升结肠和右1/2横结肠的系膜根部,此时沿升结肠系膜后叶深层的Toldt间隙向外侧扩张,可以将右半结肠系膜像帐篷一样撑起来,将掀起的右半结肠及其系膜视为一个"面"。
六
总结
头侧入路不适合腹腔镜下手术,容易造成出血。尾侧入路符合解剖学原则,适宜比较熟练的术者。中间入路,简单易行,应用广泛。参考教材指南共识责编
Dr.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