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B细胞淋巴瘤各论之九B细胞淋巴瘤
2020-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这是几个B细胞的生存曲线图。我们就可以看看这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这几个比较常见的淋巴瘤,红的是滤泡性淋巴瘤这条线,绿的是套细胞淋巴瘤,黄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我们可以看到:红的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从零开始,这个都是%,然后经过5年以后,滤泡性淋巴瘤大概还有80%的人还活着,20%的死掉了,5年时间生存率是80%,预后是很好的了,这是一个惰性淋巴瘤。另外我们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到第一年的时候,它就直线下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种人死亡率最高的就在第一年,就是诊断完了以后第一年就死了。复发也是在第一年最高,90%的病人复发都是在第一年。到第二年还是比较快的死亡曲线,但是到了第二年以后往后走,你看这条线就差不多平了,所以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就是第一年、第二年死亡最多,要是还没有死,死的概率就很少了,到了五年的时候,它的平均生存率大概就到了50%。但是我们也知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两种亚型,生发中心来的和生发中心外面来的有些差异,平均这个情况。但是你看这个套细胞淋巴瘤——绿色的曲线,在第一年的时候它跟滤泡性淋巴瘤差不多,基本上不太死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病人,他跑到我们这里来说,别的单位给他诊断了,一年过去了他什么事也没有,活得好好的。我自己心里想恐怕还没到时候呢。所以说就是这个规律,第二年开始它就直线下降了,到第三年的时候,它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都差,到第五年的时候差不多只有20%左右的人活下来了,所以说套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是很差的。因为它是前边的——B1细胞发生的,所以这个预后是很差的。
这是一个小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的鉴别表。好些淋巴瘤,比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带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还有Burkitt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这一类的,都是细胞比较小的,有时候小淋巴细胞可以大点,大一点的细胞它可以小一点,在形态学上要非常肯定的把它区分开来有时候比较困难,用这个表,差不多就可以把这些淋巴瘤区分开来了,那么这个表的左边竖着的这些顺序是这样的: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FL——滤泡性淋巴瘤,MCL——套细胞淋巴瘤,LP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MZL——边缘带淋巴瘤,就是结内边缘带淋巴瘤,SMZ——脾脏边缘带淋巴瘤,MALT——粘膜相关淋巴瘤,HCL——毛细胞白血病,BL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所以遇到这些淋巴瘤都是细胞比较小的淋巴瘤,都要进行鉴别。CD20、CD79a它都是表达这些的,除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不太表达CD20以外,其它都是一样的。CD10滤泡性淋巴瘤多数是阳性的,还有一部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可以是阳性的。CD23它是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比较特异的一个抗体,在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阳性。另外CD5可以出现两个淋巴瘤,一个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另一个是套细胞淋巴瘤。CD43也是这样的,主要是在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在其它一些淋巴瘤里面少数可以出现阳性。Bcl-2没有鉴别的价值,它都是阳性的,在所有的淋巴瘤里面都是阳性的,它主要是用来鉴别这个滤泡性病变是肿瘤性的滤泡还是一个反应性的滤泡。另外它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看单核样的B细胞团是一个反应性的单核样B细胞团还是一个单核样的肿瘤细胞累及到了这个淋巴结,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当然有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尤其是帮助我们判断是Burkitt淋巴瘤,还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可以用上的,但是在这一组淋巴瘤里面它是没有意义的。cyclinD1在套细胞淋巴瘤表达,但是要留心,有些浆细胞淋巴瘤里面也可以,少数的边缘带淋巴瘤里面也会出现阳性。TdT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阳性。所以说如果你对淋巴瘤还不太熟悉的话,或者免疫表型还不太熟悉的话,你就查看一下这个表,到底应该选择那些抗体,实际上如果你怀疑到一个淋巴瘤,你在这里面选,CD10、CD23、CD5、cyclinD1、TdT这5个,你再加上CD20、CD3——7个抗体,差不多就把这些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鉴别开来了。如果开始就倾向是哪一个,还可以少选一些,如果弄不清楚,就选7个,就把这一大堆的小淋巴细胞B细胞淋巴瘤鉴别开来了。
那么好了,差不多把B细胞淋巴瘤先介绍完了,以后就开始介绍T细胞淋巴瘤。
好!今天就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
周小鸽教授,男,博士学位,医院病理科行政科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淋巴瘤、EB病毒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等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次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一次丹麦医学科学基金。共发表95篇论文,国内83篇,国际12篇。9篇收入SCI。撰写和翻译专著两本。
工作经历:
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医院病理科工作。
-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丹麦奥胡斯大学病理所从事淋巴瘤研究。
-年在丹麦奥胡斯大学病理所工作,同时攻读博士学位。
年至今在首都医科医院病理科工作。
任职情况:
首都医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淋巴瘤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