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会读片08期肾母细胞瘤

2018-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出品

医影中心新开学习栏目。本栏目将精选一批典型且有价值的影像学病例,不仅仅用最精简的文字分析及总结,还增加手把手读片环节,用有箭头标注的相关影像图片及符合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此类疾病加深印象,甚至达到过目不忘;再次能够正确诊断。首期病例全部来源台湾放射住院医师晋升读片库。

栏目初定每周三发布,期待全国同行们的交流与指导。由于我们实力有限,分析中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本篇由医院古展亮整理编辑。

概述:肾母细胞瘤(又名Wilms’tumor,简称WT,肾胚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童肾脏的恶性肿瘤90%以上是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于年由德国医师MaxWilms首先报告此病,称为Wilms瘤,近代称为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临床及病理:WT是起源于后肾胚基的肾胚胎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肾脏实质内,组织学上主要包括上皮胚胎和间质成分。由于各种细胞分化程度和含量不同导致WT呈多样性改变,肿瘤切面为灰白色由实性成分或囊实性、囊性成分组成,瘤体内可见出血及囊变坏死,钙化少见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向内可突破假包膜突入肾窦,向外可突破肾包膜侵及邻近组织,也可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肝、肺及脑部等。WT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恶性实体肿瘤,占15岁以下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的80以上,多见于1~3岁儿童,成人少见,目前有文献报道成人型WT可发生于肾外,但极少见。

影像特点:

①WT多数巨大,呈球形或椭圆形,呈低密度改变,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坏死、囊变。瘤内及边缘可见钙化,包膜清晰或部分显示不清。

②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与残余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形成鲜明对比,即“边缘征”。病灶内液化坏死及囊变区显示更清。肿瘤内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MPR显示肿瘤由肾动脉及腹主动脉细小分支供血。

③肾周脂肪间隙模糊、狭窄、消失,发生在右肾肿块肝脏、大血管及邻近结构不同程度的受压与推移。发生在左肾肿块邻近胃肠道、胰腺、脾脏、腹主动脉及脾静脉可以受到推挤和侵及。部分病例可以出现低密度充盈缺损瘤栓。

典型病例

典型的WT影像学表现:case1

男,3岁。图1aCT平扫示左肾上极大小约mm×99mm×mm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图1b、1c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内见迂曲血管影及“边缘征”,脾脏、胰腺、胃及邻近肠管明显受压移位。

典型的WT影像学表现:case2

图1-3女,8月。右肾肾母细胞瘤。平扫(图1)显示右肾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增强横断位(图2)及增强冠状位(图3)显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边缘残存受推压的肾实质呈新月形显著强化,即“边缘征”(蓝色箭)。

手把手读片环节:以下临床病史及影像图像符合本病特点:

1、临床病史:女,4Y左上腹巨大包块。

2、CT表现:

上图CT示:①左肾巨大类圆形肿块影,密度不均,内见出血、坏死、囊变(蓝色箭)。包膜部分显示不清(白色箭)。且累及集合系统,左肾盏积液扩张(黑色箭)。

②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与残余肾实质呈“新月形”(红色箭)强化形成鲜明对比,即“边缘征”(红色箭)。

③左肾周脂肪间隙模糊、狭窄、消失(白色箭),跨中线且邻近胃肠道及大血管受到推挤、移位(紫色箭)。

引文:中国CT和MRI杂志 年11月第12卷第8期总第6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6月第13卷第3期

备注:欢迎有能力、有兴趣的同行加入我们的病例解读团队,有意向者请加管理员个人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9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