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医生他们是不开药不开刀的医生
2016-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前言
还有十天就过年了,可今年的超声科,一扫往年的冷清,依然天天门庭若市的感觉。
中午加班...下午加班...
虽然,很多人都误以为超声是机器做、机器出报告,导致超声医生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但超声医生的辛苦与压力、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只有超声医生自己、以及和他们深度配合的临床医生们深深懂得。
场景一
梦医生是超声科一名主治医师。早上,第一位患者,是她的一位同事的太太,来做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当她的探头移向左侧乳腺时,位于2点钟的那个肿块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视,多年的工作经验提醒她,根据此肿块的超声声像图,这个肿块得高度考虑乳腺癌。要告诉患者本人吗?该怎么告诉她?看着美丽、年轻、阳光的她,梦医生不免有些犹豫。梦医生告诉她,“您乳房上长了一个肿块,需要做手术...”,她说,“是纤维腺瘤吗?我很多朋友都做过这个手术,好像现在挺多的...”。梦医生说,“不确定,等做完手术送病理才知道…不过,现在乳房肿块手术都做得挺好的,不用太担心...”。梦医生不想让她毫无心理准备,一下子太大压力。其实,不管多坚强的人,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身体和心理,都需要时间去调整。梦医生给她完成检查,打印好报告后,趁着她走开的间隙,梦医生单独和同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沟通。
场景二
林医生是超声科的一名住院医师。早上7点50分,他提前来到工作岗位,门口已经坐了几位老年的患者。早上预约前来做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的患者,都需要空腹,且排的患者的人数也多,所以,林医生的工作量与压力很大,而候诊的每一个患者也显得格外焦急。
林医生年轻、干练,检查也认真、仔细...虽然患者很多,但他仍然有条不紊的工作着。11点左右,进来一位25岁的女患者,他替她检查时发现她胰头旁有一个低回声团块,问患者也问不出相关的病史,看看申请单,写的是因为甲状腺结节入院手术,术前常规检查。既往的超声检查结果中,甲状腺左叶结节怀疑恶性结节。林医生反复再次扫查,排除了胰头占位,会是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吗?那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是转移吗?但甲状腺癌很少引起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吗?此患者是否还合并有其他的恶性肿瘤?有无数的疑问...林医生有些不放心,和患者沟通好后,林医生决定去找上级医生会诊一下...结束检查,打印好报告后,他习惯性的在患者的检查记录上做好回访标记。
他们,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在小小的、黑黑的房间,紧紧的盯着超声诊断仪屏幕,用小小的探头在患者的部位仔细的、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扫查。
坐累了,眼睛酸了,胳膊也痛了...
每一个小小的、可疑的病灶,都逃不过他们的慧眼。
每一次的明确诊断,让他们喜悦又伤感。
他们是医生光环后面的,那一群默默无闻的医务人员...
虽然,早期诊断、明确诊断疾病是每一个临床医生、也是每一个影像科、超声科医生的责任,也是大家努力专研、耗尽心血、时间、精力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虽然,影像科医生、超声科医生是不开药、也不开刀的医生,但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特别是对于一些早期的、无临床症状、临床医生又无法触及的早期肿瘤的发现、诊断、定位,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每一次面对可疑恶性肿瘤的患者,面对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面对因疾病困扰万般无奈的的患者与家属,面对患者和家属期待而又信任的眼神...除了沉甸甸的责任,还有无数的同情与不忍...
关于病情的谈话,永远是那么让他们觉得难受,每一次都要权衡再三,反复酝酿。他们多么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开开心心来检查,医院。
虽然,多年的职业素养,他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奉献;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各种误解和被忽略;虽然,多年的辛苦、枯燥的工作,他们已经习惯了颈椎病、肩周炎和视疲劳的如影随行。
但,他们知道,他们是临床医生的慧眼。
患者在他们心中的份量,很重很重;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重很重...
(本文来源:叮当医学超声)
点击右上角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好友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哪里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