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2017-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春天,万物复苏,气温回升,各种病菌活跃,给肺结核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肺病科(呼吸科)门诊的肺结核患者有所增加。肺结核属于传染病,易相互传染流行。所以,了解结核病知识,人人参与,防控结核,利人利己。
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为----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同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直到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才给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结核病带来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年期间,共有万人患结核病,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年提出,争取在年将全球结核病患者减少50%。但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而进展缓慢,其中包括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正在增多、结核病与艾滋病相互作用、防治资金不足等。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但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据年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结核感染率为44.5%,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估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
“UnitetoEndTB”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政府,社区,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世卫组织及其伙伴正在促进对话和合作,联合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消除结核病流行。
结核病属祖国医学“痨病”范畴,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此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
现代医学认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细菌的量和毒力,更主要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入侵的结核菌不被机体防御系统消灭而不断繁殖,引起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必须归口管理,医院治疗。但只有早发现、早诊断,结核病才能够系统管理、规范治疗,达到最佳的控制。
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常见的全身结核病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等。
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偶尔体检时才发现。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胸痛、气短、咯血。如果有上述症状且持续3周,或伴有咳痰、发热者建议尽早做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并要作痰结核菌检查,以排除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必要时还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支气管内膜结核。
除了肺结核,还有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盆腔结核常见发热、月经紊乱、闭经等;淋巴结核可见腋下、颈部有包块、严重者出现溃烂;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很可能为结核菌感染所致。常见的还有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结核菌一年四季皆可传染,只要有传染源就可能传播。尤其到了春暖花开时节,气候转暖,公园、旅游景区的人流量增大,团体活动聚会增多,一旦携带结核菌者打喷嚏、咳嗽或者咯痰,就会增加病菌传播几率。因此,呼吁大家人人参与,联合起来,防控结核。
1、保护、爱护社区及工作环境,垃圾分类收集;
2、讲究个人卫生,洗漱用品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褥等;
3、感冒咳嗽者要及时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
4、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超过2-3周者,要听医生建议尽早做相关检查;
5、患病者不随地吐痰,痰要用纸包好焚烧,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6、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易感人群及时防护,告诫年轻人尽量不要去网吧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8、生活规律,营养均衡,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肺病科刘素香)
按住指纹“识别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