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睾丸淋巴瘤

2016-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刘银龙主治医师:患者男,77岁,因右侧睾丸肿大3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可见右侧睾丸肿大。入院后完善尿常规、腹部CT和泌尿生殖系超声等检查。超声检查:右侧睾丸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可见多发片状低回声,其内血流丰富。

超声提示:右侧睾丸实性结节,考虑精原细胞瘤(睾丸淋巴瘤不除外)。病理结果:右侧睾丸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

睾丸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约占所有睾丸肿瘤的1%~8%,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但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睾丸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睾丸肿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与本病的预后有很大关系。睾丸淋巴瘤单发或者发病,可以累及附睾和精索,声像图特征:(1)弥漫型,表现为睾丸长大,形态正常,瘤体呈明显均匀低回声,部分在睾丸纵隔强回声周围见与其平行的成放射状的低回,睾丸体内未见明显团块及结节,累及附睾或精索也表现为弥漫低回声。(2)结节型,表现为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内可见多发或单发低回声结节,可见正常睾丸回声。(3)大部分血流信号丰富,III级,血流扭曲增粗,多呈分支状。(4)病变区动脉RI均为低阻,平均0.50。(5)腹股沟区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部分可相互融合。

范志娜主治医师:睾丸淋巴瘤最早由Malasscz报道,多以无痛性的单侧或双侧睾丸肿大起病,容易累及附睾、精索。原发于睾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很少见,多数是全身性淋巴瘤累及睾丸或是淋巴瘤治疗后在睾丸复发,这是由于血-睾丸屏障的存在,化疗药物不易在睾丸内达到有效浓度,使睾丸成为一个庇护所器官,亦是本病复发的根源之一。在睾丸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L),其次是NK/T细胞淋巴瘤B型,其他如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等也可见到。本例是最常见的DLBL,所以在诊断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病史,是否有全身的血液系统疾病。

吴刚副主任医师: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睾丸肿瘤,睾丸炎也能引起睾丸肿大的常见疾病,所以睾丸淋巴瘤需要与这二者进行鉴别:(1)与睾丸精原细胞瘤鉴别,二者相同点临床均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睾丸内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回声,可见丰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血流扭曲增粗,呈分支状,为低阻动脉血流频谱,可伴发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不同点,睾丸淋巴瘤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发生于老年,尤其是60岁以上,而精原细胞瘤好发于30-40岁之间的青年;累及双侧的睾丸淋巴瘤较多,二精原细胞瘤很少累及双侧睾丸;睾丸淋巴瘤常累及附睾及精索,而精原细胞瘤常局限于睾丸白膜内,一般不累及附睾和精索;睾丸淋巴瘤较精原细胞瘤回声更低,内部回声更均匀,睾丸淋巴瘤一般睾丸外形规则,而外生性精原细胞瘤睾丸形态失常。(2)与睾丸炎鉴别,相同点,病变均可累及附睾,均双侧发病,均表现为睾丸弥漫性或局灶性低回声,睾丸形态一般不改变,彩色多普勒均表现为病变区丰富的血流信号。不同点,睾丸淋巴瘤往往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大,血管走形不规则,而睾丸炎有发热、睾丸疼痛等症状,常与腮腺炎并发,血管走形规则;睾丸淋巴瘤病变区动脉阻力指数较睾丸炎低,可能与恶性肿瘤新生血管多有动静脉瘘,存在较大压力梯度,营养血管缺乏肌层等有关。

王文伟主治医师小结意见:综上所述,大家了解了睾丸淋巴瘤的发生、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首先要清楚睾丸淋巴瘤的病理学表现及声像图特征。其次观察睾丸肿瘤的血流信号及测量频谱多普勒的阻力指数。最后要注意扫查腹股沟和腹膜后,看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睾丸淋巴瘤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在与睾丸精原细胞瘤及睾丸炎鉴别时需要结合其临床特点。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yf/1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