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膀胱全切术根治膀胱多发恶性肿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语
快来学习,详细的病例分析!
来源:掌上医讯
作者:一叶飘零
1、一般资料患者女,60岁,因连续终末肉眼血尿5天入院
既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
体格检查:无特殊发现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盆腔多排CT平扫(影像所见):膀胱充盈不佳,局部膀胱壁略厚,腔内见多发团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2-52Hu,边界欠清,腔内并见少许气体影,局部膀胱外轮廓尚光滑,与双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分界不清。子宫形态尚可,其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盆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
影像诊断:
(1)、膀胱多发占位性病变,累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入口,见图1-2
图1
图2
(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发现术中见膀胱肿瘤多发,体积较大,微创手术无法将肿瘤完整切除,见图3-4
图3
图4
(3)、术后病理回报: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见图5
图5
(4)、膀胱全切术中,见图6
图6
2、诊疗过程患者于3周前因连续终末肉眼血尿5天入我科就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回报: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术中见膀胱肿瘤多发,体积较大,微创手术无法将肿瘤完整切除,与家属沟通后,嘱其1月内来院行膀胱全切术。
患者一月后入室手术,全麻后,取下腹正中切口,长约20cm,分离腹直肌,湿纱布将腹膜反折向上推移,探察膀胱及膀胱周围,未及明显粘连。在膀胱周围脂肪外分离膀胱两侧壁。检查髂血管周围及闭孔范围内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以闭孔神经为下界,髂外动静脉为上界,远端至股管内环、近端至髂血管分叉处,整块清除双侧盆腔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之后在髂总动脉分叉处寻找到左侧输尿管,向下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底部,切断输尿管,远端结扎。同法游离,切断右侧输尿管。之后打开腹膜进入腹腔,于腹腔内子宫两侧打开腹膜,将子宫及膀胱向前方牵引。游离膀胱两侧韧带,用数枚hemolock及ligasure,离断,夹闭膀胱侧韧带内血管,直至膀胱颈、尿道处。之后尽量向远端游离尿道,用直角钳夹闭尿道,在其远端切断尿道。至此将膀胱完全游离下来,并移出术区。盆壁及膀胱侧韧带断端仔细止血。盆腔内留置引流管一根,自切口旁引出。
手术中病人病情稳定,出血量估计在ml左右,输同型红细胞ml。术后将膀胱切开,见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多发肿瘤。将切除的膀胱标本给家属看过后送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患者安返病房。
3、病例分析(1)主诉症状:连续终末肉眼血尿5天
(2)诊断结果与诊断依据
诊断结果:膀胱多发恶性肿瘤(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诊断依据: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回报可明确诊断
(3)处理方案及理由
患者3周前入我科行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回报膀胱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术中见膀胱肿瘤多发,体积较大,微创手术无法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考虑到术前常规检查未提示有其他转移征象。可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输出道术,并根据具体情况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或回肠膀胱输出道。
(4)要点及讨论
膀胱肿瘤的早期和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血尿常间歇出现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一般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也有个别患者为镜下血尿或仅有少量终末血尿。血尿程度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不一致。非上皮性肿瘤血尿较轻。膀胱肿瘤如有坏死、溃疡、合并感染或瘤体较大尤其是位于三角区者,可有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疼等。肿瘤位于膀胱颈附近或瘤体大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盆腔广泛浸润时有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
4、思考问题:膀胱癌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1.化学致癌物质现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4-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胱癌质。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某种因素致使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均可导致癌肿发生。
3.其他:色氨酸和烟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虫病、膀胱黏膜白斑也可能是膀胱癌的诱因
5、推荐阅读文献[1]汪金荣,何乐业,戴英波等.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临床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4):-.DOI:10./j.issn.-..04..
[2]肖亚军,ZENGSiping.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后发症及其防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4):-.DOI:10./j.issn.-..04..
本病例是作者投稿,感谢一叶飘零,掌上医讯期待您的病例投稿,详情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