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病因和特点
2017-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以1周岁以下婴儿更多见。冬春季最常见,本病传染性不大。
婴幼儿被病毒感染后,经过1~2周的潜伏期,大多数起病很急,患儿突然高烧达9℃以上,但精神状态良好,多伴有轻微的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感染的症状,高烧持续~5天,多数为天,体温自然骤降,其他症状随体温下降而好转,在开始退烧或体温下降后出现皮疹,皮疹最先见于颈部和躯干部位,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面部和膝以下皮疹较少,这是以中心多周边少的向心性皮疹为主要特点。经过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皮疹不脱屑,不留痕迹。病程中有耳后及枕后的淋巴结肿大,退热后的几周内便消退。幼儿急疹在皮疹出现以前,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当热退疹出后,诊断明确,病即将痊愈,家长医院看皮疹,因不需特殊治疗。幼儿急疹的患儿一般很少有并发症,高烧时可服退烧药,以防发生惊厥、呕吐、咽部充血时可给予对症治疗,注意多饮水和休息,不需特殊治疗。
幼儿急疹的病因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六个月至一岁以内的宝宝。患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幼儿急疹的8个典型特症
8个多月的洋洋,聪明可爱。前几天,妈妈带着洋洋在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回家后,洋洋把头贴在妈妈怀里,妈妈发觉她的头很烫。
“不会是发烧吧?”一测体温,8.6℃。“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发高烧了?是不是前两天风大,出去受凉了?”洋洋的妈妈去药店买了一盒婴幼儿退烧药,喂过药后,洋洋的烧退了,夜里也挺好,可第二天早上,洋洋又烧了,体温9℃。这下急坏了洋洋的妈妈,她立即带洋洋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就诊。
“流鼻涕、咳嗽吗?”接诊的主任医师翟文生问。
“不流鼻涕,也不咳嗽,就是高烧,用药就退,药效一过又烧。”洋洋的妈妈说。
“淋巴结有点肿大,做个血常规检查吧。”翟文生看了看洋洋的喉咙,用手摸摸洋洋的耳后说。
20分钟后,血常规结果出来了:白细胞偏低、淋巴细胞偏高。
“可能是幼儿急诊,会烧~4天,烧退后一出疹子,病就好了。”翟文生说,这种病不用治,自己能好,只需注意物理降温。
高烧8.5℃以上,再用退烧药
不出翟文生所料,洋洋回去后一直发高烧,夜里甚至烧到9.6℃,而且是用药就退,药效一过就烧。烧得太高时,洋洋会哭闹。好几次,洋洋的医院打针、输液,她很担心:“孩子一直发高烧,会不会烧坏脑子,影响智力?”
“患了小儿急疹,打针、输液都没有用,孩子还是要烧够三天的,如果用激素退热,反而会延长病程1~2天。”翟文生说,这个病不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孩子高烧再重,也不会损害大脑、影响智力。只是孩子持续高烧,会感觉不舒服,这时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同时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办法,比如洗温水澡,用温水擦额头、四肢,或用75%酒精擦拭手脚心、腋窝等。如果孩子烧到8.5℃以上,就要用退烧药了。
幼儿急疹传染,发现患病特征要隔离
“幼儿急疹在临床上很常见,发病率在90%以上,6~12个月的婴儿最常见。”翟文生说,虽然这种病没啥危害,自己就会好,但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且会传染,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病了,必须避免和其他小朋友接触。
幼儿急疹一般有以下8个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8.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都在8~10个月大时发病。
与感冒、麻疹、风疹的鉴别
与感冒鉴别:感冒患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可能会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比较明显。
与麻疹鉴别:麻疹患儿也会烧~4天,也会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烧一阵出一阵疹子,出疹子时发烧达到最高。此外,患儿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明显症状。尤其眼睛症状突出,如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等。患儿大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与风疹鉴别:患儿也会有耳后或淋巴结肿大,但发热比较轻(7℃~8℃),发烧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皮疹细小如沙。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