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脖子上的淋巴结小疙瘩,要不要紧
2021-3-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August
在门诊时,家长经常会问宝宝的颈和耳后有几个小疙瘩,要不要紧?确实这种小疙瘩在宝宝身上常可摸到,称为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发现的淋巴结可能属于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病态,家长要仔细辨别。
引起淋巴结大的常见原因
1
慢性局部炎症:如头皮感染、口腔内扁桃体炎、龋齿、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下肢皮肤感染等,均可引起下颌下、枕部、耳后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这是宝宝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当炎症严重时肿大的淋巴结压痛明显,如果炎症不能控制,感染还可扩展到全身。
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多呈串珠状。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起病较急,多先有发热、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久即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以两侧颈部对称性多发性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也可见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肿大。同时不少患儿可伴有肝、脾肿大,或见有皮疹。化验检查白细胞一般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往往在10%以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多为阳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经适当治疗,在短时期内一般即可治愈。
白血病:这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小儿时期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居多。本病初起多主要表现为发热,继之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同时可见贫血、出血等症状。末稍血涂片检查可发现幼稚淋巴细胞。这时,应及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
恶性淋巴瘤:这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可伴有发热。一般可通过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CT扫描等检查确诊。
其他:此外,风疹、麻疹、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疾病常常可以见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宝宝接种卡介苗后一月左右,也可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肿大。
如何区别正常与异常的淋巴结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阻拦和吞噬病菌,防止病变蔓延。
当小孩出生时,淋巴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新生儿时期的淋巴结多不易被触及,10岁内尤其是幼儿时期,全身淋巴组织发育最快,到12~13岁时淋巴结已发育完善。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淋巴系统发育旺盛,其皮肤和浅表淋巴结周围组织很娇嫩、柔软,正常情况下,比较暴露的部位的皮肤下,如颈部、耳后及颌下等部位,可以摸到几个散在的淋巴结,黄豆或花生米那么大,直径为0.2~0.5厘米,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可以滑动,不痛不痒,宝宝不会有别的不舒服,这是生理现象,并非疾病,无需治疗。
但是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肿大。
由于淋巴结能制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有防御细菌的作用,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它能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其结果是这些淋巴结本身就肿大起来,可以用手摸到,并有疼痛或触痛,有时几个淋巴结融合成团,变得特别硬,固定不能滑动,宝宝同时出现了身体不适,此医院就诊,除外其它疾病
针对淋巴结大的食疗方
3
取海蜇皮(漂净)30克,鲜荸荠10个,加水煮服。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
取海藻、海带各15克,加水煎服。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
取海带30克,紫草12克,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紫草同煮,食盐、油适量调味食用。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
取淮山药30克,枸杞12克,牡蛎肉5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枸杞洗净拣去杂质,牡蛎肉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放水适量,放入姜丝、油、食盐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30分钟,即可食用。适用于2岁以上宝宝。
取干猴头菇15克,海带30克。将海带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条状。取猴头菇洗净,温水泡开,切成块,然后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沸后加入蒜、葱少量,再煮片刻即可服用。适用于1岁半以上宝宝。
你也许还会想了解
贫血丨举止怪异说脏话丨疱疹咽峡炎丨口腔护理丨性早熟丨秋季食补丨饮食误区丨矮小丨呕吐丨咳嗽丨常见外用药丨积食丨智力丨淋巴结肿大丨吮吸手指丨新生儿护理丨断奶丨食疗丨皮炎丨肚子痛丨西药丨中药丨小儿近视丨哮喘丨喂药技巧丨小儿包皮丨尿床丨小儿肥胖丨小儿逆反丨小儿妇科病丨恋物丨奶粉过敏丨红屁股丨婴儿猝死丨母乳喂养丨青光眼丨蛀牙丨斜颈丨肺炎丨流感食疗方丨哮喘丨癫痫丨弱视丨血尿丨脱肛丨支气管扩张丨肾病丨胃食管反流
本文作者:
医院时毓民教授
如果您有关于育儿相关问题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