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灶最大径

2021-6-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最大径和代谢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2月—年1月于南京中医院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且初诊为NSCLC的87例患者肿瘤原发灶的最大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根据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分为结节组(28例)和肿块组(59例),分析各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根据原发灶最大径和SUVmax的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1例)、中危组(33例)和高危组(33例),分析各组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果87例NSCLC患者原发灶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分别为9.13±5.12、5.26±2.88、12.56(4.98,29.41)cm3、76.53(16.20,.20)g。结节组和肿块组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与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与SUVmax、SUVmean、MTV、TLG呈正相关(r=0.、0.、0.、0.,P均0.05)。原发灶的最大径与肿瘤N分期呈正相关(r=0.,P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N分期呈正相关(r=0.、0.,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3.3%(7/21)、72.7%(24/33)和87.9%(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8.19,P0.05)。结论NSCLC肿瘤原发灶SUVmax和最大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SUVmax联合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可以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风险。

癌,非小细胞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淋巴转移

R.6;R../j.issn.-..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2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