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院middot医学前沿新年伊

2021-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月12日及17日,在我院64排CT高飞主任及放射科的同事通力合作下,肿瘤科成功开展了两例增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术后病情平稳。

高飞主任与大家在讨论手术方案

患者卢某某,男性,63岁,因腰部疼痛1月余由易县转入我院,CT检查提示:肺癌合并纵膈淋巴结转移、肝脏多发转移、腰椎多发转移。分析其病情:肺部病变较小靠近肺门,合并肺不张直接穿刺难以区分病变组织,而纵膈淋巴结较大非常适合穿刺,故考虑行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

卢某某,男性,63岁,增强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1-12)

患者张某某,男性,67岁,因腹部胀痛半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肺癌合并纵膈淋巴结转移,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内多发转移。分析其病情:患者肺部病变较小又靠近肺门,但又未侵润支气管,支气管镜检查很难获取病理组织,肝脏转移灶较弥漫散在分布,边界不清,难以区分。直接穿刺肺门附近较小病变易导致出血且难以获取组织,而其纵膈淋巴结较大,适合穿刺获取组织,故考虑行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

张某某男性,67岁,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1-17)

确定了治疗方案后,为了确保穿刺手术安全有序的顺利完成,肿瘤科张效东主任与放射科高飞主任及肿瘤科张利锋主治医生进行了术前讨论,对整个手术的方案和过程进行了沟通和安排,对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于年1月12日下午及1月17日下午在64排CT室实施,高飞主任亲自上阵操控检查,张利锋医生仔细操作,经过了体位摆放、定位扫描、局部麻醉、穿刺进针、增强扫描确认、穿刺活检、再次扫描等过程,整个手术过程用时大约40分钟。

张利锋大夫在穿刺操作中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已广泛应用临床多年,是肺周围型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微创、简便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疾病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纵膈病变、肺中央型病变一直被认为是穿刺活检的“高危地带”,通常认为首选支气管镜检查,但由于病变的多样性,肺中央型病变行支气管镜得到假阴性结果的病例也很多,纵膈病变无法行支气管镜检查,对一些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为相对禁忌,如何对这类患者在最短时间内采用简单、微创的方法获取组织标本至关重要。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近几年分子病理学的发展,肿瘤细胞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使肺癌治疗进入个体化、靶向药物、精准治疗时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获取病变组织标本以供检测。纵膈及肺中央型病变因位置深、周边大血管丰富,穿刺风险高。当然可以选择胸腔镜、纵膈镜、开胸活检或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但是胸腔镜、开胸活检需全麻手术,创伤大、费用高、风险大,临床收益低,而超声支气管镜价格昂贵,检查费用高,医院开展。肿瘤内科近2年以来,已成功实施中央型肺部病变及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2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