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医道案例集淋巴结节
2017-9-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从懵懂中学习中医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一路走来,感悟颇多!从开始以身试药,每有效果便欣喜不已;到逐渐的接触病人,成功虽有,失误也多,心情也屡屡有潮起潮落的跌荡起伏;及至近二年,才有所体悟,始觉初入中医之门径。这里记载的是这几年的医案与体会,成功与失误都有,以供同道与后学参考,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总结吧。
淋巴结节
郑**,女,51岁,苏州人,手指受伤提前退休。长年多病,一年到头感冒不断,因手部受伤无法做重的工作,所以经常打麻将打发时间,近几年因为儿子婚事不定一直处于焦虑当中,经常无法入睡,非常容易情绪化,一个多月前发现脖子下面长了鸡蛋黄大小的硬块,医院西医咨询后,确定是淋巴结节,可能会发生病变,立马要准备手术,但害怕手术伤身体,又在纠结。现症:睡眠不规律,有时不易入睡,鼻炎,晨起喷嚏不断,胃口差,全身无力,叹气,常年怕冷怕风,肋骨胀感,舌质淡红,苔薄白,齿痕,左脉象弦细,右脉偏弱,这个是典型的肝气郁结,引起的脾虚痰湿症,以下方为比例打成粗粉:香附1当归2桂枝1茯苓3炒术2炙甘草1干姜2白芥子1桃仁1,每日服三次,此方服用一周后,病人就有明显感觉,总体不错,同时结节处似乎有软化,连续服用一个月,结节基本上还有黄豆粒大小了,坚持服用二月,结节完全消失。
淋巴结节是现代非常多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来源于内在情绪的失衡,如焦虑,担心,忧愁,生气,郁闷等等,西医多主张手术切除,但是根本没有解决,体质没有任何改变,情绪也没有得到舒缓,同时也容易复发。
中医本着人本主义的角度,结合个体情绪方面来综合考虑,疏肝健脾行气化痰,标本兼治,效果一般是肯定的。早在几年前,我治此病是以柴胡汤为主,加一些活血,软坚,行气,化痰药,加加减减,始终是用中医方剂学的思路,但是效果并不太令人满意,成功的有,无效者也多,后来反复思考,觉得原因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医教材是根据几十年前的人的体质状态来编写的,而当今社会,时代差异很大,每天的所见所闻都充满各种欲望,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们的五官,物质相对丰富的多,而精神却贫乏的可怜,贪婪、攀比、物欲、焦躁、迷茫、困惑、不安全感,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化,在这种大环境中,个体情感的失衡与矛盾在所难免,而这种情绪表现在生理上,就相当于阴阳的同时耗损,如此,中医的辩证与处方思路也必须随之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