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艾滋病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真题回顾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描述,正确的有:
A.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入侵门户是CD8分子
C.早期病变时淋巴滤泡发生萎缩
D.继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卡波西肉瘤
题目解析
这道题的考点是艾滋病的病理特点,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属于反转录病毒,为单链RNA病毒,A选项正确。
AIDS病人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T细胞中CD4是HIV的主要受体,而不是CD8分子,B选项错误。
艾滋病的病理变化中的淋巴组织的变化表现为早期淋巴细胞增多,晚期淋巴细胞减少,C选项错误.
早期病变时淋巴滤泡发生的是增生,不是猥琐。艾滋病继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卡波西肉瘤,约占30%,D选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AD。
考点讲解
一、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AIDS属于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根据流行传染病分类来说,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二、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属于反转录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常考点],分为HIV-1和HIV-2两个亚型,HIV-1亚型的结构已清楚,外膜蛋白gp和跨膜蛋白gp41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HIV必须通过特定传染途径才能进入人体,其中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常考点],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艾滋病的发病机理:艾滋病是由HIV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使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以及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
T细胞中CD4是HIV的主要受体[常考点],CD4+T淋巴细胞在HIV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大量破坏、功能受损,导致细胞免疫缺陷。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状细胞也可收到HIV感染,并成为HIV的“储备池”。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可以杀死有害人体的细菌及病毒,就像是保卫国家的国防系统一样,一旦免疫系统崩溃,人体完全丧失抵抗力,任何细菌或者病毒都可能引起感染。HIV的感染,导致机体严重的免疫缺陷,构成了AIDS发病的中心环节。
五、艾滋病的病理变化包括淋巴组织的变化、继发感染和恶性肿瘤。
(1)淋巴组织的变化:早期:淋巴结肿大,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随后,滤泡外层淋巴细胞越来越少,小血管增生,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代之以浆细胞浸润;晚期:淋巴结一片荒芜,淋巴细胞消失殆尽,仅残留少许巨噬细胞和浆细胞。[这里的早期淋巴细胞增多,晚期淋巴细胞减少是常考点]
回顾一下CD4+T淋巴细胞知识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参与结核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主要细胞以及AIDS病人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细胞都是CD4+T淋巴细胞。
(2)继发感染:多发的机会性感染可累及各器官,以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道受累最常见。由于严重的免疫缺陷,感染所致的炎症往往轻而不典型,如肺部的结核杆菌感染,很少形成典型的肉芽肿性病变,但是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却很多。肺孢子虫感染:最常见,有诊断价值[常考点]。
(3)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为卡波西Kaposi肉瘤[常考点],约占30%。
六、AIDS的潜伏期很长,按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或急性期:感染HIV3-6周后,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尚有较好的的免疫反应能力,这些非特异症状可自行缓解。
(2)中期或慢性期: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病毒复制处于抗衡阶段,某些病例此期可长达数年甚至不进入末期。
(3)后期或危险期:集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明显的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外周血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免疫反应消失殆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
医学生考研「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有问题请联系app
dxy.白癜风用什么药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