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变性,影像学表现原来是这样

2018-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子宫肌瘤变性

子宫肌瘤变性(degeneratedfibroid)为子宫肌瘤的继发改变,发生率约67%,其中超过5cm者更易出现变性。与子宫肌瘤变性有关的因素包括肿瘤快速增大、妊娠、外伤、绝经、栓塞治疗。一般无临床症状,若有症状,则表现为急性腹痛、压痛、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恶心、呕吐、发热等,偶见腹腔积血。1影像学特点1.透明变性(hyalinedegeneration)是子宫肌瘤最常见与最轻度的变性,约占60%,病理学上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细胞外间隙均匀嗜酸性结缔组织斑块代替平滑肌纤维,呈均匀半透明状,典型MRI表现为T1WI中等信号及T2WI低信号。2.黏液样变性(myxoiddegeneration)为子宫肌瘤内见胶冻样改变,其内为黏多糖。MRI特点为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如图1A所示,矢状位T1WI,子宫明显增大,内见等信号肿物,界限不清。矢状位丁T2WI(图1B),肿块内多发斑片状高信号区(箭)。延迟增强扫描上述T2WI高信号区可见强化(未列出)。

图1AB

3.囊性变(cysticdegeneration)—般认为是水肿的极期与肿瘤液化坏死所致,子宫肌瘤囊性变的发生率约4%。影像学上呈边缘清楚的水样密度及信号区,增强扫描无强化。4.子宫肌瘤红色变性(reddegeneration)为出血性梗死,病因是静脉回流受阻,常于妊娠及口服避孕药有关。病理学特征为肿瘤切面可见出血。CT检查为稍高密度,MRI为不同时期出血信号,慢性期可见低信号环。5.子宫肌瘤钙化(calcification)发生率为5%?10%,病因是血供不充足所致,CT表现为散在点状、旋涡状、条状、无定形等形态的高密度影,MRI一般为低信号。如图2所示,轴位CT,子宫(U)前上方巨大肿物,内见多发不规则高密度影(箭)。也可见脂肪变性(fattydegeneration),出现率不足1%,MRI特征为肿瘤内见脂肪信号及化学位移伪影。

图2

图3

ABC

  女,52岁。经期延长及不规则,体检:下腹部扪及肿物。轴位T1WI(图3A),子宫增大(箭),呈等信号。轴位T2WI(图3B),子宫体混杂信号肿块,最大径9.5cm,边缘清楚,呈低信号及高信号交错,内见条状更低信号(箭)。轴位增强T1WI(图3C),T2WI所见的低信号区强化程度与子宫肌层一致,肿物内另见多发低强化区。影像诊断:子宫肌瘤伴变性。最后诊断:子宫肌瘤伴透明变性。

2鉴别诊断   影像学上须与其他不均匀密度及信号的盆腔肿块鉴别。①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所致,超声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均匀回声增高影,T2WI特点为子宫结合带增宽及边缘模糊的低信号及高信号影相间。②卵巢囊性肿物,仔细观察,可见肿物与子宫有分界。③子宫平滑肌肉瘤,易出现出血与坏死,CT密度及MR信号不均匀,同时可见腹水、淋巴结肿大、腹膜种植、腹盆腔脏器受侵。MR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本病与子宫肌瘤变性。④盆腔内脓肿,包括卵巢、输卵管及盆腔脓肿,临床上有相应感染症状,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3小结   子宫肌瘤变性是其常见病理变化,MRI显示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T2WI、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是最有效的检查技术,而CT对子宫肌瘤钙化显示最佳。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9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