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胰腺淋巴结,什么鬼

2019-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第50期病例

患者49岁男性,主诉消瘦半年,近半年体重下降约10kg,无腹痛、腹泻、盗汗、乏力等不适。外院上腹部增强MRI示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肝右叶VII段血管瘤;胰颈部异常信号,考虑恶性病变可能。腹部增强CT示胰头颈部交界区片状低密度,胆囊壁增厚,肝脏多发结节及肿块,考虑转移;肝门静脉与胰头周围淋巴结,转移?血清AFP、CEA、CA、CA正常,T-SPOT.TB(A+B):+48SFC/10S6MC。FDGPET/CT图像如下:

PET/CT上病变累及的部位较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腹部:其中肝脏见多发代谢异常增高结节及肿物,较大者位于左内叶及左外叶;胰腺颈部、体尾部多发小灶状代谢增高区;胰腺周围有代谢增高的小淋巴结;在颈部(耳前、颈后部V区)、纵隔内气管旁、腋下还可见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数量不多。

我们从肝脏的病变开始考虑,这是全身最显著、代谢最高的病灶。肝脏多发实性占位的可能性很多,能够表现为代谢增高的主要包括转移瘤、高级别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多在肝硬化背景上历经再生性结节、发育不良性结节发展而来,其可多灶发生并且可有肝内转移,也可为多发病灶)、胆管细胞癌(大多为单中心发生但可伴随肝内转移灶)、血管肉瘤、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为低度恶性肿瘤,代谢通常为轻度增高)、肝脏感染性病变如肝脓肿、肝结核、寄生虫病等,另外一种较少出现的情况——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偶尔也可表现为FDG代谢明显增高,比如下面两个病例[1-2]。

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在MR上比较容易诊断,在CT平扫上,由于是脂肪成分,密度一般较低,与正常肝脏的密度形成明显差别,而本例中肝脏病变密度与正常肝脏比较接近,不支持是局灶性脂肪浸润,因此还是要考虑上面列举的肿瘤性、炎症性病变。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也需鉴别,比如淋巴瘤、结节病等等。

由于我们发现胰腺上有多个代谢增高灶,而肝脏的血供70%-80%来自门静脉,收集来自胃肠道、胰腺等脏器的血液,因此胰腺癌肝转移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鉴别诊断。肝脏转移瘤可以大小不等、分布无规律,要判断它是不是转移,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诊断原发灶。

胰腺的病变为多灶,均位于胰腺偏背侧,病灶比较小,整个胰腺形态比较饱满,病灶远端的胰腺组织没有萎缩,胰管没有扩张,胰腺周围的脂肪间隙比较清晰,这些表现和典型的胰腺癌有明显不同——胰腺癌一般为单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远端胰管有扩张,甚至出现胰腺实质萎缩。

与胃癌、结肠癌相比,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对少一些(胃癌很容易出现胃周淋巴结转移,而可切除的胰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就低很多)。虽然我们在胰周发现了一些代谢增高的小淋巴结,但腋窝、颈部,尤其是耳前淋巴结是难以用转移解释的。

这样看来,胰腺癌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站不住脚。

其实这个病例,有经验的大夫应该都会考虑到一个病——IgG4相关性疾病的可能。胰腺、淋巴结是IgG4相关性疾病很常见的受累部位,虽然这个病例中胰腺的代谢并非很典型的弥漫性、均匀性代谢增高,但胰腺形态饱满、周边羽毛状结构消失、多灶代谢增高都比较符合典型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表现。

这个病例的淋巴结病变中,耳前淋巴结还要注意与腮腺肿瘤区分。腮腺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都可代谢增高。腮腺Warthin瘤为良性,好发于中年男性,可多发,CT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多发病灶,多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呈圆形、卵圆形或哑铃形,边缘多较光滑、清晰,代谢明显增高,增强双期扫描呈“快进快出”,血管包绕或小血管进入病灶征象是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

在腹部,我们还发现胆囊壁代谢增高(肝门区的环形摄取增高区就是胆囊壁的摄取)。

胆道也是IgG4相关性疾病容易累及的部位,胆囊壁代谢增高可以用IgG4相关性疾病解释,但在考虑鉴别诊断时,这不能算是一个非常充分的支持证据,因为胆囊炎、胆囊腺肌症等也可以是类似表现,而且更常见。但如果是胆总管、肝内胆管弥漫性代谢增高,则是强烈支持IgG4相关性疾病的证据。胆道受累多表现为胆管狭窄伴节段性扩张,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可累及,PET/CT可表现为胆管代谢节段性增高,但有时胆道受累不一定代谢增高[3-4],而MRCP、增强CT、超声内镜可能会发现胆管壁增厚、管壁异常强化、胆道狭窄等受累表现。

回顾一下病史,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另外有血清IgG4明显升高(mg/L),支持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单单依靠IgG4水平升高来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即便是组织病理上IgG4升高,对诊断IgG4-RD也不具有特异性[5]。IgG4本身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其它疾病如多中心Castleman病、变态反应性疾病、Churg-Strauss综合征、结节病等都可有IgG4升高。但血清IgG4升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有重要的辅助意义——血清IgG4水平往往随着受累器官数目增加而升高,并且在激素治疗后下降,可作为随访指标[5]。

这个病例中,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可以解释患者的胰腺、胆囊、淋巴结病变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那么肝脏呢?IgG4相关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除胰腺、胆道、淋巴结以外,它还容易累及唾液腺、肺(表现形式多样)、肾脏(间质性肾病、结节等)、大血管壁/腹膜后、前列腺、甲状腺、中枢神经系统(IgG4相关性垂体炎、IgG4相关性硬脑膜炎)等。

但IgG4相关性肝病很少见,可表现为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脏炎性假瘤两种形式[5]。当表现为肝脏炎性假瘤时,影像学表现与一般的炎性假瘤相似,呈边界欠清的结节或肿块,CT平扫上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病灶边缘及病灶间隔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与病灶内纤维成分的比例及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相关,PET/CT上可表现为代谢异常增高。

这样看来,IgG4相关性疾病虽然可以解释肝内的病变,但是,由于它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出现几率很低,表现无典型特征,并且在这个病例中,肝脏病变的代谢活性比胰腺、淋巴结更高,因此我们还应该警惕二元论——肝脏其它病变(前面提到的那些)合并IgG4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我们在下这份报告的结论时,不管是出于帮助确诊IgG4相关性疾病的考虑,还是出于排除二元论的可能性,都应该建议患者进行肝穿。

患者之后做了肝穿,还穿刺了胰头和胰头区淋巴结,病理都是炎性渗出物,未见瘤细胞;另外还取了右侧颈部淋巴结活检,提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肝穿组织和颈部淋巴结的免疫组化均提示IgG4(>/HPF),IgG4/IgG(>40%),支持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之后患者接受了泼尼松50mg/d治疗3个月,血清IgG4由降至mg/L,复查PET/CT病变均消失(下图)。

这个病例的鉴别诊断并不复杂,虽然肝脏病变是IgG4相关性疾病的罕见表现,但结合其它部位的病变考虑到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并不难。但再下一步,我们需要更谨慎、更全面的考虑问题,有时候病人的病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虽然这个病例并没有)。如何作出最准确的诊断,如何提出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建议,如何使这个检查做的值得,需要我们站在临床大夫的角度慢慢思考。

病例提供:医院核医学科王莹

作者:医院核医学科王莹

作者:医院核医学科罗亚平

参考文献:

ZissenMH,QuonA.FocalfatmimickingmultiplehepaticmetastasesonFDGPET/CTimaging.EurJNuclMedMolImaging.;36(9):.

LeY,etal.IntenseFDGActivityinFocalHepaticSteatosis.ClinNuclMed.;39(7):-.

HuggettMT,etal.Type1AutoimmunepancreatitisandIgG4-relatedsclerosingcholangitisisassociatedwithextrapancreaticorganfailure,malignancy,andmortalityinaprospectiveUKcohort.AmJGastroenterol,,(10):-.

HartPA,etal.Longtermout







































白癜风可以根治吗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9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