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颈部增粗PETCT显像
2019-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简要病史:患者,男,20岁,胸背部、双上肢多发皮疹1年、进行性颈部增粗2个月就诊于我院,查体右颈部可扪及一8cm×5cm大小质硬肿物,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不随吞咽活动。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右叶不均质团块,TI-RADS5类,双颈部淋巴结肿大。
检查目的:颈部肿大明确病因。
检查所见:
颈胸部:右颈部Ⅲ、Ⅳ、Ⅴ、Ⅵ区、左颈部Ⅴ区及纵隔1、2R、2L、4R区见多个不均匀高代谢结节及软组织团块,以纵隔肿块增大明显,大者6.7cm×5.2cm,SUVmax12.5,气管明显受压变窄,胸骨上缘偏上水平气管横断面大小0.8cm×0.5cm。甲状腺右叶呈切除术后改变,该区域片状代谢增高,SUVmax8.9,甲状腺左叶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内缘可见一条片状轻度代谢增高,大小1.8cm×0.6cm,SUVmax3.3,双侧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代谢增高,大者1.9cm×1.6cm,SUVmax4.1。胸廓对称,胸壁软组织及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密度及高代谢影;双侧胸膜光滑,未见胸腔积液影。双肺野纹理清晰,未见异常密度及高代谢影。纵隔居中,支气管通畅,余纵隔内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影及高代谢影。心影不大,各房室大小及形态在正常范围,心包厚度正常,未见心包积液征象,升主动脉及各大血管分支未见异常。冠状动脉走行区未见异常钙化影。
腹盆腔未见明显异常代谢及密度影。
检查意见:
双侧颈部、纵隔、腋窝高代谢肿大淋巴结,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Lugano分期为ⅡE期。
病理结果:
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体积增大,可触及一5cm×3cm×3cm肿物,质硬,界不清,与气管、食管粘连明显,气管受压变窄明显,右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质硬,融合成团,大小10cm×4cm×4cm,并向胸骨后及锁骨后延伸,粘连颈内静脉。术后病理:送检甲状腺及淋巴结均可见弥漫淋巴细胞浸润伴坏死,考虑非霍奇金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讨论:
ALK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主要发生在30岁之前的病人。男女比率为6:1,并且主要发生在20-30年龄段。通常表现为外周和腹部淋巴结的肿大,约有2/3的病人有发热。在约60%的病例有结外的累及,约40%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外被累及。而皮肤(21%)、骨(17%)和软组织(7%)是最常见的被累及的结外部位。众多的研究表明ALK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其预后明显好于ALK阴性的病例。
ALK阴性的原发性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与ALK阳性的病例有许多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都是相同的,ALK融合基因的检测是区别他们的唯一方法。ALK阴性原发性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更多见于年龄大的病人,且这些病人的预后较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