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腹膜后肿瘤复发后,有必
2020-10-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尽管腹膜后肿瘤肉眼上完整切除,甚至病理切片切缘无肿瘤残存,但仍存在很高的复发率,尤其是恶性腹膜后肿瘤。文献报道复发率高达49%-88%,复发中位时间为1.3年。因此外科医生面临许多腹膜后肿瘤治疗问题。文献报道复发中位时间为1.1-1.3年,根据罗成华教授的经验,复发中位时间为1.5年,故术后应定期密切随诊,一旦证实复发,应争取再次手术。罗成华教授等对3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脂肪肉瘤最多见,占47%;平滑肌肉瘤居其次,占11.7%;共手术53例次,完整切除肿瘤42例次(79%),姑息切除8例(15%),探查活检3例次(6%),肿瘤完整切除的病人,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65%。
腹膜后肿瘤大多数恶性程度较低,多为局部复发或种植转移,较少有远处转移,而且大多数复发腹膜后肿瘤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目前的观点认为大多数复发腹膜后肿瘤首选治疗仍是手术切除。
归纳其复发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术中无法切除足够的安全边界;
2、术中操作肿瘤操作破溢种植;
3、穿刺活检或探查手术肿瘤播散;
4、分叶状肿瘤部分遗漏残留。根据罗成华教授经验,为减少复发或延长复发时间,除针对上述4点采取相应对策外,特别强调第一次手术的细致和彻底。复发腹膜后肿瘤再次手术的难点在于解剖关系和层次不如初次手术清楚,这些肿瘤多为恶性,且恶性程度较高,与周围组织器官界限更加不清,要再次彻底切除肿瘤,往往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由于复发肿瘤手术难度大,更易伤及大血管,术前应做好技术准备和备好充足血源。我们统计分析了34例腹膜后肿瘤复发再手术患者,出血量毫升以上者21例,毫升以上者9例,其中3例出血量毫升以上。
基于腹膜后肿瘤复发的特点以及其生物学特性,结合临床实践,得出结论,多次复发的腹膜后肿瘤可以反复手术切除,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期的目的。复发腹膜后肿瘤采取积极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专家介绍罗成华
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
罗成华,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及腹膜后肿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普通外科学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生导师,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每年收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例以上。曾在CLEVELANDCLINICFLORIDA肛肠外科进修1年余,擅长盆底重建及功能肛肠外科疾病处理。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著7篇。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4项。
已出版《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专著,正主编《RetroperitonealTumors: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总科研经费达万元。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腹部肉瘤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诊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Fellow、中国中医教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来源:spanal医学
责任编辑:饶春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