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上海女子查出结节后转癌,医生肺
2025/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内容来源:
1.吴凤,殷峥嵘,郑浩然,等.肺癌、肺结节精准早诊早治中的机遇与挑战.
2.崔宁心,叶霖,孙加源.重视多发肺结节的适度诊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刘宝东.肺结节、肺癌一站式管理平台现状与展望.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肺结节是一种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特定类型的阴影,其特征是密度增高、类圆形、大小不超过3厘米,并且不会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对于肺结节,重要的是保持警惕,同时也要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监测与治疗。
19年,上海29岁的林悦过着充实的生活。她是一名地地道道上海人,在一家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每天三点一线。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两个月前,林悦突然毫无明显诱因地下出现了咳嗽咳痰的症状。起初,她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想着过几天就会自然痊愈。但咳嗽却持续不断,不见好转,这让她感到有些不安。
于是,医院进行检查。胸部CT的结果报告显示: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约10.9mm×11.0mm浅分叶状结节。医生告诉她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再三嘱咐她一定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刚开始的几天,她还能记得按时服药,但随着咳嗽咳痰的症状逐渐减轻,她觉得自己已经康复了。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和忙碌,她渐渐地忽略了医生的叮嘱,没有继续按时吃药,更没有去复查。
日子在忙碌中匆匆流逝,半年后的一天,林悦的咳嗽再次复发,而且比之前更加剧烈。这一次,她怀着忐医院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的结节已经增大至16.4mm×13.0mm,胸部CT提示“肺结节,肺部感染”。医生立刻给予了抗感染等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林悦的咳嗽、咳痰症状终于得到了缓解。
为了进一步明确肺结节的性质,林悦在医生的建议下,前往医院就诊。在这里,她进行了全身EPT-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上叶、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多灶性肺癌可能性大;双肺所发炎性结节;双肺门纵隔内多发密度增高淋巴结,考虑炎性肉芽肿可能。
当医生得知林悦之前的用药和复查情况时,既无奈又惋惜。医生耐心地向她解释道:“肺结节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视的问题。虽然在初期,它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发展变化。你之前服用的抗感染药物,是为了控制炎症,防止结节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肺结节的人群,以下这三点不能忽视,避免结节转癌的风险”
剩余58%未读最低0.46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