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ldquo淋巴瘤rdquo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7月8日,我院血液内科一区副主任医师陶红芳上线汕头电台《医生来做客》栏目,为听众们讲解关于淋巴瘤的相关知识。
1
淋巴瘤及流行病学
淋巴瘤(lyphoma)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或是结外淋巴组织器官的肿瘤性疾病,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的发病人数约为7.54万,发病率为4.75/10万,死亡人数为4.05万,死亡率为2.64/10万,而且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淋巴瘤的类型区分极其复杂,主要是依据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总体淋巴瘤按病理组织学分类,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按肿瘤细胞来源可以分为B细胞淋巴瘤,T和NK细胞淋巴瘤;按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和自然病程分类又可以分为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按肿瘤细胞起源又可以分为淋巴结起病为主,骨髓起病为主,皮肤起病为主,其他部位起病为主等。
每种类型的淋巴瘤还可以根据病理学特点继续细分,目前有近百个淋巴瘤亚型,不同类型和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占比有很大差异,霍奇金淋巴瘤占8.54%,T/NK细胞淋巴瘤占21.38%,B细胞淋巴瘤占66.3%,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中国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淋巴瘤的40.1%,另外还有一少部分在现有的诊断技术下无法进一步分类。
2
淋巴瘤患病风险因素
环境:大量研究表明接触杀虫剂以及除莠剂可增加NHL发病风险。
饮食:有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异常或维生素和蔬菜摄入减少与NHL病情进展有关,此外,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也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系统:免疫受抑制可增加NHL患病风险。最好的例证是AIDS患者NHL发病率较免疫正常人群明显增高。
感染:某些感染因素可大大增加NHL的发病风险。比如HP感染与胃粘膜相关的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高度相关,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以及部分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相关,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此外,HIV、丙型肝炎病毒等也证实与淋巴瘤发病相关。
年龄:淋巴瘤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的特点,55岁后上升趋势明显,70-85岁时达到发病高峰,近几年还出现了发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
3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如有以上述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医院医院。
4
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
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淋巴瘤,不能草木皆兵。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感染引起的局部淋巴结炎反应,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此外还有其它特殊感染,如结核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结核,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风湿结缔组织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如结节病等;坏死性淋巴结炎也是青年女性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具有自限性特点。还有其它肿瘤淋巴结转移可能等等。这些都需要专科医生结合具体情况具体鉴别诊断。
5
淋巴瘤的诊断技术
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淋巴瘤诊断及具体亚型分类的金标准。对于淋巴结病灶,应尽可能切除完整淋巴结。如果淋巴结病灶位于浅表,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空芯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等。
超声:可用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病变的诊断和随诊,可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和血流状态,协助鉴别诊断。
CT检查:对深部淋巴结以及占位病变是很好的手段,是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对于颅脑、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检查。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显示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代谢活性和形态结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目前是除惰性淋巴瘤外,淋巴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最佳检查方法,对前期治疗进行疗效评估及指导下一步治疗。
其它检测技术: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原位杂交、二代测序、流式细胞技术等,是常规病理学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6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和饮食建议
化疗: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方法。淋巴瘤为全身性疾病,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化疗需要周期性给药。一个治疗周期后紧接着一个休药期。休药期的长度和整个治疗需要的疗程周期数量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在使用的抗癌药物。
靶向免疫治疗:新型治疗方法,针对特定靶点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功能抵抗癌症。淋巴瘤治疗中常用的有抗CD20单抗,抗CD30单抗,抗CD52单抗等。
放疗: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适用于分期较早期淋巴瘤以及局部淋巴瘤的治疗或是晚期淋巴瘤的联合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把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移植到患者体内,替代原来的“问题”干细胞重建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适用于年轻的、高危、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以及绝大部分T细胞淋巴瘤初次缓解后巩固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组织活检、急症姑息手术(出血或穿孔)、某些早期原发NHL(如睾丸和卵巢;肝脾和肠道;甲状腺和乳腺等)部位。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通常手术不能治愈淋巴瘤。
其它治疗:免疫调节剂、新型靶向治疗、单抗、CART治疗、临床试验等。
目前,淋巴瘤治疗多采用联合以上两种或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模式,其疗效往往要好于单一模式治疗,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临床治愈或疾病长期无进展生存,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期间,良好的营养可以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并改善生存质量。第一:少量多餐;第二:充分摄取水分,既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又可加快体内化疗毒物的排出;第三:保证“三高一低两易”饮食,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易消化,易吸收;第四:保证食物安全卫生,宜水煮,炒,蒸,避免油炸,生冷及辛辣。另外进食不足及厌食的患者可以寻求医护人员帮助,可通过服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乳清蛋白粉等补充营养。
出院后
自我管理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抽烟,生活有规律,切不可太疲劳,尽可能避免到人多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合理饮食: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荤素搭配、酸碱平衡、色香味调配、忌重油荤。
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乐观的心态:要有治愈的信心,坦然面对常见不良反应与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反复与波折,多与家人和朋友和医生交流沟通。
温馨提示
随访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定期保持联系。淋巴瘤和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一定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患者按约定的时间或发现有不舒服等,去医院复查,医生根据病人的改善情况和复查的结果,进一步向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或提出新的处理意见。随访频率,治疗结束后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第三年起每年一次。需记住:没不舒服定期复诊,有不舒服随时就诊。
据WHO调查: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如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淋巴瘤属于可以治愈的肿瘤,早期标准化诊断、标准化治疗,尤其是随着靶向药物的使用和治疗方案的不断发展,淋巴瘤的治愈率能达到50%以上,且无化疗治愈时代不再是妄想!
汕头大医院血液内科创建于年,为粤东地区最早设立的血液专科之一,经过30余年的发展,血液科已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血液疾病诊疗中心、血液疾病诊治、教学和科研中心。血液内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医院血液科最强科室推荐,是粤东地区最早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专科,同时开展治疗性血液细胞成分分离、血浆置换技术、血液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免疫治疗,也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移植病例开展最多的移植中心。
本中心在积极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上,成功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可观疗效,改善了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以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