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详细了解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几大关键

2021-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437.html

在《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分析过一个有关于卵巢癌转移的数据。

数据显示,在参与过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调查的卵巢癌患者中,有51.4%的患者发生过转移。而这些发生了转移的患者中,有43%的患者发生的是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是什么东西?淋巴结转移为何如此频繁?它在卵巢癌的转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判断自己的淋巴结是否正常?

图片来源:摄图网

淋巴结是什么?

淋巴结其实是机体的免疫器官,遍布全身,淋巴结与淋巴结之间被淋巴管连接起来,看起来就像一张网。淋巴就在这张“网”里流动。

淋巴有什么用呢?我们举个例子。

如果有人不小心擦伤,从伤口中入侵人体的细菌会随着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带有细菌的淋巴,这些淋巴在流经淋巴结的时候,淋巴结就会过滤出里面的细菌并加以消灭,另外还会制造淋巴细胞或免疫活性成分。

最终,这些被“清理干净”并含有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成分的淋巴,会随着淋巴导管最终汇入静脉,成为血液的一部分。

淋巴结在卵巢癌转移中

起到了什么作用?

淋巴结能清理细菌和病毒,为什么又变成了癌细胞爱去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真正患上癌症之前,淋巴结在清理细菌和病毒的同时也在清理癌细胞。而当我们患上癌症,就代表着有癌细胞找到了躲避人体免疫的方法。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时候的淋巴结对这些能躲避人体免疫的癌细胞没有办法,反而因为淋巴结遍布全身的特性,而变成了癌细胞转移的“快速通道”。

癌细胞可以通过肿瘤周边的淋巴管,进入到附近的淋巴结,甚至更远处的淋巴结。进入到了附近的淋巴结,就叫做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入到了远处的淋巴结,那么就叫做远处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容易转移

手术时为何不将淋巴结全部切除?

互助君见过有些患者,在手术中未切除淋巴结,在手术后便十分害怕淋巴结转移,为此耿耿于怀。

但其实切不切淋巴结,都有其好处和坏处。

对于早期的卵巢癌患者而言,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主张切除的学者认为:因为有一部分肉眼看起来没问题的淋巴结,实际上却存在转移(这种情况大约占13%-20%),需要切除淋巴结并做病理检查,才能确认是否有远处的微小病变。如果存在远处病变,就需要对后续的治疗计划作出改变。

否则,如果某个患者存在远处微小病变,却因为没有切除淋巴结而没有被发现,一个晚期的患者按早期的治疗方法来治,那这个患者就很可能会由于治疗不充分而复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主张切除的学者则认为,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不高,而切除淋巴结的风险很大,没有必要全部进行切除。

所以早期的卵巢癌患者如果切除了淋巴结,就要承担切除淋巴结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如果选择不切除淋巴结,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复发风险。

而对于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来说,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肉眼可见的所有病灶,而不需要像早期卵巢癌那样排除肉眼不可见的病变。因为无论腹膜后淋巴结是否存在微小转移,都不影响到晚期卵巢癌后续的全身治疗。

最后,在综合了多方证据后,NCCN指南中明确了卵巢癌手术的范围:初治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浸润性卵巢上皮癌(也就是早期卵巢癌上皮癌)需要进行淋巴结切除;

而初治累积盆腔和上腹部浸润性卵巢上皮癌(也就是中晚期卵巢上皮癌)只需切除能够切除的肿大或者可疑淋巴结。

如何大致判断自己的淋巴结是否正常

淋巴结转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转移,但并不是变大的淋巴结都是转移。如果存在体表的淋巴结肿大,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大致判断自己的淋巴结是炎症还是转移:

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先看大小,一般炎性的淋巴结肿大,大小在2cm以内,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使淋巴结再增大一些,但大小有限,并且身体也伴随着其他应有的炎症反应。

其次看淋巴结的活动度和硬度,如果淋巴结活动度差、硬度高或者存在黏连倾向,就需要提高警惕,并且不要一直揉它,防止淋巴结受刺激而增长。

另外,非体表的淋巴结无法触及,但有的肿大淋巴结,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就会引起背部的疼痛,盆腔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引起下肢的水肿,CT、MRI、PET-CT等也可以帮助分辨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

无论淋巴结肿大是否是因为复发,都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保持平和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好好治疗,积极应对。

参考资料:

1、李志刚.上皮性卵巢癌初次手术,淋巴结切还是不切?妇产科网

2、崔恒,李艺.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结切除术—现状、争议、方向[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19(5).

3、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

4、英琦医生.摸到淋巴结变大,是乳腺癌转移吗?.乳腺癌互助圈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卵巢癌互助君

推荐阅读:推荐阅读:卵巢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丈夫月薪四千,儿子即将高三,我却双癌缠身月花上万......

患者故事免疫组化报告不会看?一文教你看懂46岁被查出中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人生,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患者故事多想一些开心的事,少想一些不开心的事。觉得有用,点击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yyzn/12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