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与腕踝套针
2021-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有治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学习中医要经常温读经典,温读而知新,经常温读中医经典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的。今天的这篇文章在温读十二经脉的同时探讨十二经脉与腕踝套针的关系。开卷有益,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读此文章的朋友在诊疗上有所帮助。首先,我们对经络学说要有个简单的概念。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当然也是我们中医套针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独到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疾病、拟定治则、处方遣药,特别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身为中医套针学的传承人是必须要学习中医经络学的,这对提升我们的治疗水平是有帮助的。经络是经脉、络脉等的总称,今天的文章只是浅谈十二经脉与腕踝套针的关系。十二经脉详述下来一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这篇文章首先讲下经脉的命名原则与各条经脉所主治的疾病,最后再简单的论述下十二经脉与腕踝套针。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
阴阳理论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理论也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同样也贯穿于经络系统。经脉分布于肢体内侧面、胸腹部的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背部的为阳经,阳主升阴主降。经脉正经为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十二经脉根据各经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经脉在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也就是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阳经、足少阴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脏腑在脏为阴,在腑为阳:“藏精气而不泻”者为脏,属阴,“传化精物糟粕而不藏”者为腑,属阳。每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经脉的全称是包括了手足、阴阳、脏腑在内的,其全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同时经脉的三阴三阳与脏腑一样也是有相互之间相对应的表里相合、阴阳相对应的关系。即心经与小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肺经与大肠经、脾经与胃经、肝经与胆经、肾经与膀胱经。二、十二经脉所司之疾病
首先我们来看下十二经脉,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请务必将这几句话先记下来。下面再来讲下十二经脉各自主治的疾病,我们就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顺序来讲述这些经脉各自主治的疾病。1、手少阴心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1)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癫狂等。2、手厥阴心包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2)主治:胸闷,胁痛,腋下肿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心绞痛,腋窝淋巴腺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等。3、手太阴肺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3)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及经脉所经过的关节的屈伸障碍、肌肉疼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4、手阳明大肠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4)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肠道疾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眼睛昏黄,口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及肩前、上臂部痛,食指疼痛、活动不利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5、手少阳三焦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5)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眼角痛,腮肿及耳后、肩、肘、臂部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6、手太阳小肠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上6)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及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7、足少阴肾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1)主治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及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8、足厥阴肝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2)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痛及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9、足太阴脾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3)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10、足阳明胃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4)主治消化系统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11、足少阳胆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5)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及股、膝、小腿外侧疼痛、第四足趾运动障碍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12、足太阳膀胱经(即我们的腕踝套针下6)主治脏腑、头部、筋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例如:头、项痛,头、项强痛,眼痛多泪,鼻塞,流涕,鼻血,痔疮及背、腰、骶、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等处疼痛以足小趾不能运用等经脉循行线路上的疼痛等病症。三、十二经脉与腕踝套针
腕踝套针是在腕踝针的基础上以套针取代毫针来实现腕踝针的治疗,套针可以长时间留针,在留针期间留置的软套管在皮下时时刻刻做着相对的运动,相当于不间断的做着微型摇摆动作,长时间刺激经络穴位,继续起到治疗作用,保持和延续摇针的效应,这样就不易出现反弹加强了疗效,缩短了治疗周期加快了临床症愈的时间。腕踝针的分区原理限制了经脉治疗的范围,如横隔的限制,上1~6只限治疗横隔以上的病症,这就对经脉治疗有了限制,而下1~6治疗横隔以下的病症同样也限制了经脉的治疗范围。同时,腕踝针是没有明确的阴阳表里的论述的,这也限制了经穴可以调节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思路。在腕踝套针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十二经脉的辨证加减是可以扩大治疗范围及提高治疗的效果的。手太阳小肠经为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小肠,在腕踝针为上6,与上1的手少阴心经互为阴阳表里,上1的手少阴心经为阴为里,上6的手太阳小肠经为阳为表。在腕踝针上6局限于横隔以上的病症,而小肠经即内属于小肠,是可以治疗小肠的病症的。同时上6的小肠经与上1的心经互为阴阳表里,是可以起到调节平衡表里阴阳的作用的。而小肠经的脉气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那么治疗膀胱经的病症时经过辨症可加小肠经辅助治疗。手阳明大肠经为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大肠,在腕踝针为上4,与上3的手太阴肺经互为阴阳表里,上3的手太阴肺经为阴,上4的手阳明大肠经为阳。腕踝针的上4同样局限于横隔以上的病症,而大肠经内属于大肠,是可以治疗大肠的病症的。同时上4的大肠经与上3的肺经互为阴阳表里,与上1的心经与上6的小肠经一样,也是可以起到调节平衡表里阴阳的作用的。大肠经脉气与足阳明胃经相接,那么治疗胃经病症时可辨症考虑加大肠经辅助治疗。实际病例如便秘:便秘腕踝针选取的是下1、2两个进针点,那么联系到十二经脉时又该如何选择呢?下1是足少阴肾经,下2是足厥阴肝经,那么是否应考虑加入治疗肠道疾病的手阳明大肠经呢?这样是否也照顾到了阴阳平衡的调节了,下1、2都是阴经脉少了阴阳平衡的调节治疗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加入了治疗肠道疾病的阳经脉岂不更好吗?如再根据便秘的分型加入相应的经脉,这就需要五行生克的原理了,不在此文的讨论中。四、结语
这里只是简单的举了例证及实症举例,其他的经脉也是如此的,要学会经脉在腕踝套针上的延深治疗,同时也要辨清经脉的阴阳表里,阳主升阴主降,一升一降平衡阴阳才能有更好的疗效。以后还会再延深到五行生克的理论,十二经脉与脏腑一样,都是有着五行生克理论的支持的。
对于经脉与腕踝套针的关系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希望家人们治疗时多考虑下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灵活的运用上阴阳五行理论合理的配伍升降调节阴阳平衡,我相信会对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的!套针最新培训信息:《国家中医适宜技术现场+直播课欢迎您!》一、教学方式:
1.培训班由多功能套针发明人侯国文会长亲自授课,培训过程中侯国文会长等多位套针专家手把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若不方便参加线下课程,我院特开设线上直播授课课程——北京世界针联套针中医研究院钉钉直播群(由多功能套针发明人侯国文会长及团队亲传亲授)。
二、学费说明:
多功能套针高级班:元/每人(培训费、证书费、资料费)。多功能套针高级提升班:元/每人(培训费、证书费、资料费)。特别说明:开班前一周报名单学一个班次优惠元;两个班连学优惠元,交元。团报优惠政策力度大!在优惠价格的基础之上,4人团报免1人学费。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凡是参加线上课程培训的学员,免费远程会诊3个患者价值元,可终身免费线上及现场的学习班学习。而参加现场学习的学员,不能够参加线上课程学习,可终身现场免费复训。
三、举办时间:
多功能套针高级班:年6月5—6日
多功能套针高级提升班:年6月7—8日
四、报名—(院办)
五、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