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男性患淋巴上皮瘤样肺癌入院治疗病例
2017-5-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丁香园
性别:男
年龄:65
临床资料:亚洲男性,有慢性乙肝病史。因慢性、持续性干咳而到呼吸科就诊。
既往病史:10月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一巨大的舌叶结节影,遂行CT介导经皮肺活检后,被诊断为结节样隐源性结构性肺炎。
之后的10月内一直采用全身激素治疗,但干咳未见缓解,随后出现左侧胸痛。无发热、盗汗、咯血、呼吸困难或体重下降。无吸烟史,自小就从中国移民至美国居住。
查体:血压/72mmHg,脉搏97次/分,呼吸16次/分,血氧饱和度96%(呼吸周围空气)。患者体型瘦弱,在体查期间不停咳嗽。胸部听诊发现左中肺和下肺野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喘鸣。余体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CBC计数和代谢指标均正常。胸部CT可见一11×7cm大小实性团块影,边缘清楚,舌段支气管完全堵塞,肿块突破叶间裂至左下肺(图1)。可见肿大的纵隔淋巴结。与之前的CT片相比,实变影的大小并无变化。
图1.胸部CT(肺窗)清晰可见舌段一巨大的实变影。该肿块跨越叶间裂,直达左下肺叶,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
PET扫描发现病变部位氟脱氧葡萄糖聚集增多(图2)。
图2.A:胸部CT(纵隔窗)清晰可见舌段一巨大的实变影。B:PET可见病变部位氟脱氧葡萄糖聚集增多。
重看之前的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发现,除了之前所描述的机构性肺炎特征外,还有疑似淋巴细胞增多的病理改变。CT介导穿刺活检标本用于明确诊断。组织镜检发现,在淋巴组织细胞密集浸润处可见异形的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角蛋白,原位杂交技术行EB蛋白编码的小细胞核RNA检测呈阳性(图3)。
图3.左下肺叶病变针芯活检。A:肿瘤组织中可见巢状和片状的上皮细胞,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苏木素/伊红染色,×倍);B:上皮细胞巢行角化蛋白染色呈阳性(角蛋白AE1/3免疫组化,×倍);C:EBV编码的小细胞RNA染色呈阳性,表明EBV也参与其中(原位杂交技术,×倍)。
诊断:淋巴上皮瘤样肺癌。